《石化大趋势》第 183 期:AI 系统破局,解石化企业融资风控难题

99 2025-07-29 08:40

《石化大趋势》丨第183期

最近和几家国资贸易商、民营工厂、还有银行的朋友聊下来,发现一个共同点:

2025年已经过半了,可很多单位的业绩,还不到一半。业务推进得慢,卡点却一个接一个:

譬如有的企业,业务算账智能用民营油库,但合作的民营油库没进风控白名单,银行审批直接卡死,项目搁浅;

有的工厂库存充足、产能稳定,可就因为没有不动产抵押,银行一分钱也贷不出来,眼看订单飞走,也找不到靠谱的供应链服务方案;

听起来是不是很熟悉?这可不是个别企业的烦恼,而是整个能源化工行业在利润压缩、需求下行背景下暴露出来的系统性难题。

那有没有一种办法,能在不增加风险的前提下,打通民营库合作、激活库存融资、让风控和业务都能顺畅协同?

我最近看到一个很值得关注的解决思路,业内叫它:“小六子”。

解法初现:什么是“小六子”?它能解决什么问题?

“小六子”,是由66云链打造的液体货物资产管理AI系统。它的使命很清晰:让液体动产,也能像不动产一样被监管、被确权、被融资、被风控。

66云链是谁?是由中国中化和中信集团共同投资的科技公司,专注为能源化工行业提供数智化供应链解决方案。这家公司在“动产监管”这条技术线上,已经深耕了七年+,完成了三代系统演进:

第一代:物联网+人工巡检,完成最基础的数据可视化;第二代:承担国家“十四五”重点课题,构建产业数字资产的穿透式监管模型;第三代(当前版本):接入自主研发的AI智能体(Agent),实现全天候在线监测+自动预警+履约联动提醒,实现从“看得见”到“管得住”。

一句话总结:以前靠人、靠经验、靠流程做不到的,现在靠AI+数据就能跑通,而且更稳。

落地成果:不是讲概念,是实打实地在创造价值

“小六子”已经不是“PPT解决方案”,它已经实打实地帮助多个企业解决了现实问题:

国资贸易商通过它,将部分民营油库纳入风控体系,顺利推进合规业务;银行基于小六子提供的监管数据,敢于发放基于货物本身的贷款,而不是死守不动产那一条路;工厂则可以通过小六子的监管体系,实现“低库存+预售模式”,提升资金效率和运营灵活性。

截至目前,小六子已服务:

·20+ 工厂

·10+ 国资贸易商

·14 家银行

·支持融资超 120 亿元

·日均监管货量达70 万吨

·项目风险率为 0,真正“零出险”

技术原理:它到底怎么做到这些的?

这背后是三项关键能力支撑起了“小六子”的强大:

1️⃣三维确权映射模型:实现“货物-数字仓单-物权”的联动,解决长期困扰银行和风控方的“物权不清晰”问题。并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2️⃣账实一致·异常自识别:系统实时获取液位、温度、货值等数据,一旦出现“账面有货但实际没有”或“库存异常减少”等风险,即时告警并联动合同逻辑。

3️⃣AI Agent 智能履约提醒:自研智能体可7×24小时在线监测,一旦风险触发,自动通知仓库、贸易商、银行进行操作协同,不靠人追、不靠流程拖,形成闭环。

适配场景:不止石化,这些行业也能用

这套系统的适用场景,远不止石化交易:

做液化气、成品油、基础化工的贸易企业:解决提货、风控、交割三座大山做粮油、基酒等液体散货的工厂:用库存做金融,拓展产能+销售前置做三方油库的服务商:打入国资、银行的合作链条,提升议价能力做区域产业园、化工园区的政府平台:打造合规、可视、可信的数字监管机制

总结:风控、融资、交易,是时候用“数据说话”了

回到文章开头的问题:

·民营油库不能合作?

·库里有货却贷不出款?

·风控不让放行,业务做不了?

这些问题,其实不是钱不愿意动,也不是人不敢担责,而是——“货”还没有成为“信得过”的资产。

66云链的“小六子”,用AI+数据,把这个“货”变成了能被识别、能被确权、能被融资的数字资产。

在传统靠经验、靠流程过时的今天,用技术补位,让风控和业务都能跑得更顺,是这个行业真正值得关注的新趋势。

下一篇:杨幂靠配角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上一篇:荆棘阿甘:从中美生产力的角度谈A股牛市的确定性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