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贫民窟的 “垃圾美食”:2 元一袋的 Pagpag,藏着多少血泪与绝望?

54 2025-11-22 18:28

从垃圾到 “食物”:从垃圾到“食物”

你能想象吗?我们避之不及的垃圾,在菲律宾贫民窟,却成了“宝贝”。Pagpag 得 “生命”,从城市各个角落的垃圾堆、快餐店后门,甚至大型垃圾填埋场开始。

每天凌晨,天还没亮,当垃圾车的轰鸣声渐渐远去,Pagpag 收集者们的 “工作” 就开始了。他们徒手钻进堆满纸巾、塑料,甚至爬满蛆虫的垃圾堆,一点点翻找 —— 目标只有一个:还能吃的肉块。更让人揪心的是,在一些被垃圾承包商控制的区域,想翻捡这些 “食物”,还要先给运垃圾的人交钱,才能换来这卑微的 “资格”。

收集来的肉块,要经过一番“艰难加工”。反复清洗,只为去掉表面的污垢和刺鼻的异味,接着剔掉骨头。可垃圾的酸腐味哪那么容易去掉?他们只能往肉里加大量浓烈的香料,再长时间烹煮或油炸。最后,这些处理过的肉被装进塑料袋,等待出售。一袋 Pagpag,售价仅 2-4 元人民币,却撑起了一条无奈的 “产业链”。而那些干着最苦最脏收集活的人,一天下来,日薪可能只有 6 美元左右。

吃 Pagpag 的人:在生存边缘苦苦挣扎

在马尼拉,超过 400 万人住在贫民窟,这里是 Pagpag 最大的 “市场”。不是他们爱吃,而是生活逼得他们不得不吃。

物价飞涨,一小锅米饭就要六块多钱,可一袋 Pagpag 加上廉价蔬菜煮一锅,就能让一个三口之家吃饱。居民 Manuel 说:“我每天都吃 Pagpag,很好吃,只要花 20 比索。过去 5 年,我一直靠它活着。” 在纪录片《神佑之地》里的 “HappyLand” 贫民窟,孩子们的童年更是与垃圾相伴。能从 Pagpag 里吃到一个鸡腿,对他们来说就是最大的满足。他们穿捡来的衣服,玩捡来的玩具,在污水横流的垃圾场里长大。

他们的家,是搭建在垃圾堆或公墓上的摇摇欲坠的棚屋。空气中永远飘着酸臭的味道,污水到处流,蚊蝇围着人转。很多家庭没有电,晚上只能点蜡烛,还有人私搭电线,火灾风险随时都在。这样的生存环境,我们难以想象,却是他们的日常。

健康与绝望:一场没有赢家的生存博弈

选择 Pagpag,就是在拿命赌。这些从垃圾里回收的肉,早就腐败变质,满是致病细菌,吃了轻则呕吐、腹泻,重则患上甲型肝炎、霍乱等严重疾病。菲律宾国家反贫困委员会多次警告过 Pagpag 的危害,可更可怕的是,有些快餐店会在丢弃的剩食上喷消毒剂,这让中毒的风险又增加了不少。

贫困还在一代代传递。贫民窟里,教育成本高得吓人,“知识改变命运” 在这里几乎是奢望。很多孩子没法正常上学,每天跟着大人捡垃圾、吃 Pagpag,他们的未来,似乎早已被贫困锁定,很难走出这个恶性循环。

背后的真相:不是羞辱,是活下去的本能

社会发展专家梅利莎・阿里帕洛说:“必须吃掉别人盘中剩下的食物,听起来是对穷人的羞辱,但却是穷人的生存机制。” 这句话道尽了 Pagpag 现象的本质。在毒死和饿死之间,他们没有选择,只能先顾着活下去。

下一篇:哨子丢失!亚历山大豪宅遭窃,俄城出动警犬
上一篇:AD8-6B8A-504 射频导纳料位仪如何融合 AI 算法实现自适应测量?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