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豪一年赚 50 亿,为啥只交 1500 万税?
119
2025-08-19
1800班、7.2小时/天、3.7次起降,一串冷冰冰的数字先扔桌上;阎良那边,西飞把C919-600外翼盒段的适航挂签拿到了;东航这边,为C919-800联合创新中心拉闸通电。
三记连击,像客场打到对手心口。
高原能不能打,干线省不省油,今天都给了半个答案。
画面切到拉萨贡嘎的风口,我被刮得眼睛生疼,围栏外看一架A319压着嗓子吼,拉升像憋住一口气。
高高原机场不是舞台,是考官,试题全是陷阱。
C919高原型要拿毕业证,既要耐揍,还得聪明。
倒回去年新加坡航展,西藏航空一口气下了50架高原型订单:40架C919,10架C909。
这个单不讲浪漫,只讲地理。
中国高高原市场运力常年在190架附近,A319neo的去留风声四起,外卖等不到时就得自己下厨。
说回这回的主角。
C919-600是缩短型/高原型,座位拉到140-160,翼上逃生口少一个,短机身配大机翼,身材更“灵”。
外翼盒段在西安阎良过了民航上海审定中心的挂签,图纸、工艺、批产节拍都被拧紧,这一步不耀眼,踩得稳更值钱。
真功夫藏在看不见的地方。
热高原把LEAP-1C的推力往下拽,连续爬升余度、单发爬升曲线得把最糟糕的天气装进口袋。
长距离下滑后的刹车能量不许任性,碳刹温度上去,轮胎也得兜得住。
客舱供氧时长、客舱高度控制要换思路,RNP AR进近在这些机场是日常,航电和程序要像双人舞,鞋带都不能松。
有人爱问:别讲概念,跑起来了吗?
跑了。
到今年上半年末,C919商业运营机队到20架(商飞快线那1架还在候场),6月单月近1800班,航班量同比飙到+418%。
单机7.2小时/天,日均3.7次起降,已经摸到A320那条3.9次的腰线,数据像体脂秤,藏不了赘肉。
队友也上分。
中国商飞已向三大航交付C919-700:国航5、东航11、南航5;年初各家的小目标也摆着:国航、东航各10架,南航12架。
海航系的金鹏航空,被点到名字,首架看齐今年第三季度。
节奏听得见,一拍一拍往前走。
钱的算盘永远要拨。
短机身座位少,CASM顶上来,航司会皱眉。
高原航线的收益曲线不一样,旺季像抢票,淡季也得保底;地方会拿时刻优先、地面保障、适度补贴当缓冲垫。
稳定性给到位,-600就不是“情怀机”,而是能干活的。
镜头挪到另一头,C919-800。
座级上探到200+,对着A321的地盘敲门。
东航牵头建联合创新中心,这举动很像把运营课本提前丢给工程师:要高密度干线的单位座公里成本,还是要中长程的覆盖边界?
长机身意味着弯矩大、主起落架吃力、襟翼与缝翼得协同到每个铆钉位,起飞重量与油量天天拔河。
地面这一摊也不能糊弄。
靠桥位置、摆渡车路径、行李装卸的设备兼容度,得在方案期预演一遍。
机场资源紧张,靠桥一慢,前面机队全堵车,周转效率瞬间掉线。
东航坐到前排,翻译成人话:要好用、好养、能赚钱。
质疑的声音我爱听。
供应链的可靠度、国产化率、外采件的长期稳定,谁都不想再上一次“卡脖子2.0”的课。
办法是提前铺底:备件池做厚,适航替代件路线打通,MRO能力加班练级,等件时间变成等价方案。
机队碎片化的担心也真切,训练、维护成本涨得快,把族谱做干净:C919-600扛高原,C919-700跑主力,C919-800抢载量,件号共通、训练通用,排班做波次,少让飞机跨型穿插。
把镜头再拉远一点。
高原航线不是只拉游客,还是把医院、学校、供应链接回来的绳子。
一次可靠性的提升,落到地面,就是某个病人在夜里多了一班可坐的航班。
C919高原型像是把这根绳子又拧紧了一股。
有个边角信息别漏。
根据示意图,C919高原型比基本型少一个翼上出口,结构与逃生规划重新平衡,舱内布局更紧凑。
细到这种级别,才配叫“高原型”。
细节抠到位,现场才不脸红。
业界的风向也有声响。
香港国泰航空高管在3月提过,会考虑C919加长型以及C929,口风没给承诺,却足够让市场把望远镜擦干净。
另边,A319neo可能停产的传闻还在飘,国内190架高高原需求像一块稳住的地板,谁来填,就看谁腿快。
回到运营的筋骨。
7.2小时/天不是天降神力,是航后放行、航材清单、地服响应、天气备降策略一条线地拉出来。
把45分钟转场抠出5分钟,一个月的曲线就变样。
很多人只盯着起飞落地的热闹,真正的分数写在机库和塔台的话筒里。
我总爱把机型当球员看。
A321像节奏大师,中场拿球不慌;C919-800要上位,就得练成边路爆点,还不能抽筋。
训练在举铁房里,朋友圈里没有分。
还有件小事,容易被忽略。
去年那单西藏航空的50架高原型,还有一条线是“共研”:藏航参与研发,把运营侧的痛点直接丢进图纸里。
这种“边飞边改”的打法,过去我们很少有机会做到,如今有了,就别撒手。
我把问题抛给你。
要是你坐在航司网络规划的位置,C919-600先铺到拉萨、昌都、稻城亚丁,还是先救一救阿勒泰的冬天?
C919-800又该去抢京广、沪蓉的黄金时刻,还是试探更远一点的跨区间?
评论区给我画战术板,我负责抄作业。
等哪天你在稻城亚丁的清晨,听见C919收襟翼的声音,帮我记下温度、风向、气压,还有机组是不是飞的RNP AR。
照片先别发,数据先来。
咱们在留言里继续对表,看看这场“高原+加长”的双线战,到底谁先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