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这些部位,你对二手车的顾虑能少一大半
打算入手二手车的朋友,是不是总被 “怕买到事故车”“担心车况造假” 的念头缠得睡不着?明明预算有限想选个性价比高的,却因为看不懂车况只能对着心仪的车望而却步,最后要么花高价买了新车,要么被二手车商的花言巧语绕得稀里糊涂下了单。其实不用这么纠结,只要学会看车上几个关键部位,普通人也能把车况摸得七七八八,大部分顾虑自然就没了。
先看覆盖件的缝隙。不管是车门、引擎盖还是后备箱盖,原厂装配的缝隙都很均匀,左右两边、上下边缘的宽度基本一致。如果发现某扇门的缝隙一边宽一边窄,或者和相邻的车身部件对不上,那很可能是这扇门被撞过之后重新调整过,甚至可能换过非原厂的门。还有一个小细节,用手轻轻按压车门边缘,原厂车门的手感比较扎实,按压时不会有明显的晃动;如果是后期更换的副厂件,按压时可能会感觉有些松软,甚至能听到轻微的异响。
再看玻璃上的生产日期。每块汽车玻璃的角落都会有一串编码,其中能找到代表生产日期的数字和字母。比如编码里有 “8” 和 “A”,“8” 代表生产年份的最后一位,如果车辆是 2018 年出厂,那这个数字就合理;“A” 则代表 1 月份,B 是 2 月份,以此类推,直到 Y 代表 12 月份。要是发现某块玻璃的生产日期比车辆的出厂日期还晚,或者同一辆车的几块玻璃生产日期相差太大,那就要留意了,这玻璃大概率是后期更换的,背后可能藏着玻璃破损的原因,比如事故撞击。
最后看轮胎磨损和里程表的匹配度。正常情况下,轮胎的使用寿命在 4 到 6 年,行驶 6 到 8 万公里后就需要更换。如果一辆车的里程表显示只跑了 3 万公里,但轮胎上的生产日期已经超过 5 年,或者轮胎花纹已经磨到了磨损标记线,那很可能是里程表被调过。另外,还可以观察刹车盘的磨损情况,新车的刹车盘表面很光滑,随着行驶里程增加,刹车盘会逐渐出现纹路,里程数越多,纹路越深越明显。如果刹车盘的磨损程度和里程表显示的数字不匹配,那车况就值得怀疑了。
其实选二手车没那么多 “坑”,关键是要掌握实用的判断方法。这些看部位的小技巧不用借助专业工具,只要多留意、多对比,就能帮你避开大部分问题车。下次再去看二手车时,不妨照着这些方法仔细检查,相信你能更有底气地选出适合自己的车,再也不用被顾虑牵着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