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力科技业绩暴涨,高管大股东齐减持,实控人质押压力显现

140 2025-09-18 21:51

这事啊,其实看着挺让人疑惑的。光力科技这公司,按理说今年业绩不赖,甭管是营收还是净利润,都是翻着倍儿地涨。可让人想不明白的地方就在这儿,等到日子刚有点起色,偏偏是大股东、实控人、高管,自己家头儿的那些人,一个接一个地掏股减持,仿佛有啥见不得人的事似的,好像是在赛跑,谁跑慢了就掉队了。

你说减持这个事,其实在A股天天在发生,谁家没几个老股东套现跑路啊?可像这回这样,实控人大股东带着高管一起跑路,还整的像“胜利大逃亡”的场景,实在是罕见。这啥意思?有一部分散户是懵的,外人一看就会想,这不明摆着唱高台跳水吗?天天新闻上说半导体行情缓过来了,公司营收利润也好了,管理层按理说应该挺胸昂首继续干大事业啊,现在反而大家一个劲地往外撤,那是为啥?局内人都不看好公司前景?还有不为人知的压力?投资者、股民这些小散还能安心吗?

我一直觉得,炒股归根到底是一场大家对未来的预期博弈。你说公司好不好,报表摆那儿,一目了然,利好出尽不涨反跌,这种事也不是没有,就怕大股东提前知道点啥,提前溜了。你们想啊,作为公司最了解一切的人,高管和实控人,他们对公司风险、机会掌握得比外头小散强太多。人家要真觉得公司没有问题,为啥挣钱刚抬头就要走?除非——他们觉得这个根本不是啥实质性反转,只是行业小反弹、结构性行情,或者以后资金压力还得更大,要么就是自己早就没信心,好不容易市场给点机会就得赶紧套现走人。

你再细看这回*实控人赵彤宇*和那家统一行动人公司彷佛声明得挺轻松,说是“偿还质押融资债务及自身资金需求”。现在很多公司大股东、老板平常就是把自己手里股票往券商一挪,一搞质押,换点现钱出来转转,平时各种开销、投资全靠这个。如果股价大跌、银行催债,这种就靠不断地套现来救场,这咱能理解。

可问题是,摊在明面上的理由往往都这样说,那要看实际动作咋样。你看赵彤宇手里有40.33%股份,眼下质押到银行的也不少,超过13%。这要是再多减持一部分,控制权都快有点悬。真要是公司除了现金流压力以外再有啥别的问题,你说散户岂不是最后站岗的那一个?

再说高管李祖庆,同样以“自身资金需求”为由减持。照这道理,整个公司治理层压根没有哪个人说:“公司业务爆表,大有可为,我要继续持有,我要分红”。反而都是一个态度——有机会就把能卖的通通卖了。这时候小股东们该想想了:这些自家人都散伙了,咱们还跟着图什么?挣钱不是光写在财报上,得看老板和骨干有没有信心继续把蛋糕做大,否则这就叫“公司是我的,风险归你们”。

其实要说光力科技的基本面,今年业绩复苏确实肉眼可见。上半年营收、净利润暴增,公司终于从去年的亏损泥潭里缓过来。光力科技是干啥的,主营业务是做半导体封装测试设备、空气主轴之类的,这是卡脖子的高精尖行业。今年AI火了、各类算力需求大爆发,下游客户需求被拉动,这是板上钉钉的事实。

你看他们公布的业绩,上半年138.99%净利润暴涨,订单还在增长,工厂都快满产了。公司说,下半年还会持续高增长,分红水平也可以恢复了。光这么说,好像前景一片光明,不减反增,管理层概念股都抓住了。

但为啥还是不被自家人看好呢?我就琢磨,这背后的逻辑可能有好几层。第一,行业确实开始复苏了,可你和巨头比,你的竞争壁垒到底够不够,核心技术能不能持续迭代,客户会不会拎包跑路投向更牛的供应商?哪怕有一两季度向好,谁能说后时就一定高枕无忧,尤其是国产设备这块儿,外部政策、产业需求、技术革新,哪一样风向变都是大考验。

第二,今年上半年业绩突然爆表,但要知道去年公司还是亏的一塌糊涂。这种从亏损到暴赚的业绩弹性里,究竟有多少是阶段性的单子,多少能长期持续?再说,过去分红也是断断续续,就光这十年一共也就发了1.69亿元,分红率看似不低,但真正能分到股东手里的并不算多。恰恰是这种时刻,大股东激进地减持,反而说明他们担心天花板来了、公司高增长难持续。

还有个可能更直接,实控人长期把股票高比例质押,这对公司整体安全性是个极大隐患。质押越多,万一路上遇到股价大波动或者银行抽贷,股东急需资金或赔付压力就会同步传导到公司本身。老板们思路很清楚,这时候行情正热、价格还算好,先把资金套出来,才不至于后头被市场反噬。反倒是越跌的时候他们越坚决不动,等有行情时就赶紧跑。

再一个角度,就是A股有不少经验可以参考。哪个公司不是高管大笔减持后,接下去公司股票容易进入长时间震荡或者下跌?有时候市场一热,就有故事,有预期,一波热钱拉上来,结果大股东趁机抛售,等热钱退潮,剩下的全是被套的散户。你看光力科技这次,消息出来后当天股价一度暴跌超9%,一夜之间市值蒸发超6亿元,可前一阶段股价刚累计涨了近三成。站在大股东的视角,人家收割了一波行情,“高抛低吸”的戏码又重新上演,小股东跟着喝汤的机会实在是不多。

面对这种情况,投资者要有自我保护意识。A股历来不乏老板、市值管理团队演“割韭菜”大戏的,甭管是高转送还是减持公告,最终都得自己掂量掂量,是不是有被套路的风险。那种业绩刚复苏就集体跑路的“自家人”,绝不能想着他们还会回来救市。实际情况通常是,除非公司有真正的技术壁垒、核心竞争力强得不可替代,否则风口一过谁跑得慢谁吃亏。

想想这类事情和公司本身性质、行业特征也分不开。光力科技吃的是半导体封测设备产业红利,这块国产替代压力大、技术门槛也高。公司业绩有起色是好事,但把成长性吹得太满就容易透支想象空间。大股东不傻,趁现在减持就是未雨绸缪。等到有更大资金需求、行业风口转冷,市场就由主动变被动了。

这次光力科技“大逃亡”其实是整个A股市场的一个缩影。只要公司没有绝对的技术优势,行业红利期都是阶段性的。炒作再多,终归业绩要下来落地。公司自上而下集体减持,看似是老板财务运作、应对压力的“合理安排”,但对市场来讲,就是有“自家人带头抛”的明确信号。广大投资者往往看到的是业绩在好转,却忽视了谁在真金白银地看好未来、谁在逆风减仓。市场从不会对任何一方偏心,最后白纸黑字,账面还是现实。

总之,我得说一句实话,作为投资者,信息极不对称才是常态。大多数股东都是跟在别人屁股后头转,被骗过一次两次其实还算幸运,怕就怕总也不长记性。以后再碰到这种大股东集体减持,哪怕公司业绩数据好得爆表,也不能头脑发热地往里冲。不单是光力科技,以后市值管理、科技新贵们“逆市减持大逃亡”还会不断上演,散户们得擦亮眼,记住一句话——你以为的“春天”,别人却可能当“最后收割的秋天”,千万别替别人站岗,更不要做最后一个买单的人。

看清本质,脚踏实地,炒股不是故事会,也不是只看当下业绩多漂亮,得看得长远点,更得琢磨“自家人”的用脚投票,这才是投资真正要防范的“坑”。

本新闻旨在引导公众树立正确价值观,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权益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修正。

下一篇:有房贷就可以退税?2025年新政全解析:条件、步骤与误区
上一篇:赚钱,就是空手套白狼,无中生有!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