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拒绝提供导弹并商讨合作,泽连斯基请求停火导致乌全国断电
你能相信吗?那个之前一直挂在嘴边,坚决不向俄妥协,还在私下里反对美俄会谈的泽连斯基,最近竟然开口了,说愿意接受美俄会谈的结果。这反差之大,简直像变了个人似的,到底发生了什么,让曾经的“铁骨”突然软下来呢?
或许答案就隐藏在他那次郁闷的美国之旅中。泽连斯基跑那么远,搭飞机到美国,心想着能拿到点援助、争取点支持,可到机场一看,别说外交仪仗队了,连个正式的美国官员都没有。这种“零接待”的待遇,不管轻点说是冷淡,重点说就是明摆着的蔑视。
更让人郁闷的是后头,美国媒体的提问简直是在往他心上扎刀子。一堆跟俄乌战争八竿子打不着的问题丢过来,明显就是在羞辱他。比如,有个记者突然问他,怎么看待美国和俄罗斯打算修一条“普京-特朗普隧道”,连通俄罗斯远东和阿拉斯加。
其实,这个事儿是俄罗斯总统的经济特使德米特里耶夫在10月16日先提出来的,说马斯克旗下的公司能把成本压到80亿美元以下。特朗普早就表示过觉得这个主意“挺有趣”的,但泽连斯基当场就急了,接连三次否定这个项目,露出了满满的不满,心里那股子火气都藏不住。
类似的事情还真不少,实话实说,这事儿挺明显的,美国直接把“不把你放在眼里”写在脸上了。要是谁遇到这种事,心里难免会打鼓,更别说是泽连斯基那种还得靠人家“输血”的家伙,这心理上的打击,估计比战场上的痛苦还要难忍。
让泽连斯基真心觉得凉透的,还得数特朗普突然转身的“背后捅刀子”了,把他手里那些稀罕的牌子全都抽走了。最头疼的那就是战斧导弹的事儿,这可是泽连斯基一直心心念念的“杀手锏”。
他这次去美国,特意带了一份地图给特朗普看,地图上很清楚地标出了俄罗斯境内的国防和军事经济重点目标,想用这个说服美方帮忙提供导弹,打击这些目标,逼俄罗斯停火。没想到,特朗普连想都没想就拒了,说“至少目前”不会提供,原因是碍于不想让战争升级。
这态度的转变其实早就露出了端倪,特朗普16号刚跟普京通了电话,他的心态就完全变了。普京早就说过,给乌克兰配发战斧导弹不仅搞不定局势,反而还会把美俄关系搞到崩盘的边上,到时候俄罗斯的能源、矿产资源,还有北极开发这些合作项目都可能扯淡。
特朗普一开始就打算跟普京谈一笔大买卖,这笔账他心里其实很清楚:援助导弹的风险远远大于收益,干脆果断地打了个住穴。特约评论员苏晓晖点评得很到位,美国啊,想把主动权握在自己手里,绝不想因为导弹这事儿陷入被动状态,一切都绕着自己的利益打转。
更绝的是,美国还留了个后手,没有把话说死,说保持点模糊,方便继续给俄罗斯施压。其实就是把乌克兰当个筹码,想变就变。泽连斯基这次不仅没拿到导弹,还摸清楚了自己在特朗普心中的分量——根本比不上美俄合作带来的好处。
导弹这事儿才刚刚开始泡汤,乌克兰在战场上的日子已经难以为继了。西方媒体每天刷屏说“乌克兰无人机大破俄国能源体系”,可没人提乌克兰其实早就快扛不住了。10月17号,乌克兰国家电力公司直接宣布全国范围的紧急停电,可不是那种小问题、局部故障。
你知道情况有多糟吗?10月14号哈尔科夫刚遭空袭,就有3万用户停电,一家医院被炸得那200多扇窗户全碎了,4个人都受伤了。泽连斯基14号还说,俄军当天派出96架无人机攻击能源系统,光哈尔科夫那家医院就有57个人受伤。
他自己都公开说了,过去一个多月,俄军几乎每天凌晨都发动空袭。乌克兰这边炸俄罗斯的设施的同时,自己这边的电网、能源站也被炸得差不多散架。全国大面积停电,那意味着啥?老百姓冬天没有暖气也没有灯,工厂根本开不了工,要是一直这样继续下去,真就有可能“国家不保”了。
泽连斯基心里比谁都明白,战事一拖再拖,不光收不回来失去的土地,连现有的地盘都成问题。这种现实的生存危机,比任何外交施压都有效果。更糟糕的是,特朗普已经坚决要拉着普京合作,逼迫乌克兰接受“就地停火”的方案。
跟泽连斯基见完面之后,特朗普就在社交平台上发话,说俄乌得赶快停火,这样两边都能摆出自己赢的样子。听着挺好听的,可细琢磨,背后的意思其实很清楚:乌克兰快点割地求和,别耽误美俄谈条件。
更有意思的是,特朗普这个想法早就告诉普京和泽连斯基了,还打算近期跑去匈牙利跟普京单独会面,完全没提要搞美俄乌三方会谈。这一来,泽连斯基真是彻底没招了。
以前他手里还有矿产协议和欧洲的支持这些牌,可以用来撑场面,现在呢?美乌早就签了矿产协议,基本上等于把自己的家底提前抵押出去了。要是特朗普不愿意卖武器,欧洲再怎么出钱也没用——毕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武器供应,光有钱也打不了仗。
你瞧他现在的说法,不仅愿意接受美俄会谈的结果,还提到北约的资格虽然挺重要,但更盼望着美国的武器和安全协议,那意思 claramente 就是人家要的东西多着呢。甚至还说“停火难度大,但会努力推动谈判”,这一套软话也敢揽上身,真是不像曾经那个坚决拒绝对话的总统了。明显就像是被逼到绝境,走投无路才不得已做出这样的妥协。
说白了,泽连斯基的态度变了,绝对不是他自己彻底悟透了啥,主要是乌克兰早就被美俄列进“菜单”里头了。美国看中的毕竟是地缘利益,特朗普那边则是跟俄罗斯做生意,至于乌克兰的死活、领土完整,那些在大的利益交换比起來,根本不算啥。
那个反复提起的“普京-特朗普隧道”建议,其实就是最荒谬的讽刺:美俄两国都在盘算着未来的大交易,而作为战场的乌克兰,却成了随时可能被牺牲的筹码。从硬碰硬到妥协,泽连斯基的无奈背后,折射出的其实是一个国家被大国博弈所裹挟的悲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