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足球时代, 可以从上海开始吗?

65 2025-07-09 00:18

周末,苏超正式打响南京苏州的天王山之战,赛前从官网账号到地铁标语,从娱乐视频到口号输出,那叫一个热热闹闹。

主场球场更是绝对不能输。

苏州主场昆山足球场,4.5万座,国际一流专业足球场。

南京主场南京奥体中心,6.2万座,当年C罗都没有座椅全擦待遇。

整理中的南京奥体中心,图源网络

看热闹之余,上海的朋友们恐怕还会有点眼热。

上海的足球基因非常深厚,从1981年第一届“陈毅杯”举办,十万多名运动员报名参赛开始,到如今申花上港德比战如火如荼,还有上超联赛到红双喜杯……

随着“苏超”的出圈,不禁也想看看,如果真按行政区划来比赛的话,各区主场都可以选哪里?

1983年沪西体育场,如今是改建中的上海国际体操中心

图源新民网

01

每万人一块足球场地

近日,上海刚刚公布了截止2024年,各区以及整体的体育场地统计数据。

人均2.65㎡,全市总计足球场地2249片,相当于每万人就有接近一片足球场地。

其中,十一人制标准足球场地合计404片。

不过,细看各区公报,人均用地面积,以及标准足球场个数还是差异很大。(底色表示高于全市平均值)

人均面积新城断层领衔,崇明一骑绝尘

高于上海市平均数据的区域里,几乎清一色外围新城,崇明更是相比较第二名奉贤翻倍。

25年前,徐根宝在崇明十年磨一剑,让足球运动这团扑不灭的火焰,在瀛洲宝岛生根。2014年底,上港集团全资收购上海东亚足球俱乐部100%股权,新的上港足球俱乐部也留在了崇明。

同时,崇明还有自己的足球联赛,今年第十届“瀛洲杯”社会足球比赛已经在富盛足球场激情开赛,富盛也以此为特色在足球文化上集中发力,形成集娱乐观光先休闲为一体的特色文化景观。

此外,还计划建设主题酒吧、文化餐厅、球迷购物超市等等进一步丰富球迷之家的活动内容。

图源:崇明体育

其他新城虽然没有像崇明这样深耕足球,但受益于新城规划的刻意预留体育用地,也为足球这样更大场地需求的活动留足了空间。

在上海的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中,也明确提出优化全市公共体育设施布局,构建“四极,三片,两带,一环,多点”的公共体育设施格局。

其中“三片”是的就是环淀山湖片区,环滴水湖片区以及崇明陈家镇片区,打造具备全球知名度的国际水上运动中心和体育特色小镇。

除一江一河沿线发展健身步道或休闲空间外,重点新体育设施的建设发力,几乎全部留在了外围。

加快五大新城体育设施建设中,确保每个新城在十四五期间新建至少一个都市运动中心或体育公园。其中嘉定市民体育中心的扩建、松江体育中心和奉贤南上海体育中心均为重点项目。

拿出市区突围,从青少年赛开始

6月28日,第四十届新民晚报暑假中学生足球赛启动仪式在张园内举行,今年这项历史悠久的足球赛事再次与弄堂链接了起来。

今年,上海七大分赛区布局在静安、浦东、黄浦、杨浦、普陀、松江以及临港,鼓励全市的足球青少年组队参赛。

新民晚报杯采用五人制,对场地的要求更小,也在市区各区中场地分布更为广泛。

小型场地的密集渗透,给了青少年课余就能参与玩耍锻炼、培养兴趣的好去处。

图源:新民晚报

占据全市1/4的大浦东

不过真的要说体育设施数量上的震撼,还是得大浦东。如果当真举行各区联赛,恐怕浦东要先拿一号种子。

从体育设施上来看,浦东已有三座市级场馆:东方体育中心、浦东足球场、上海久事国际马术中心。

还有8座区属公共体育场馆:源深体育中心、浦东游泳馆、南汇体育中心、三林体育中心、曹路体育中心、航头体育中心、周浦体育中心以及川沙体育中心。

不仅在世博-后滩-前滩一线分布密集,在浦东腹地各区也多点开花,各板块几乎都能找到距离自己最近的综合场馆。

在体育设施上,浦东确实可以说无出其右。

02

挑花眼的主场

是各区展示实力的时候

回到我们最开始的疑问,当真按区划举办全市比赛,各区的主场都能选哪里。全国范围内,已建成的专业足球场也仅有19座,并不算多。

其中,4座在上海,分别为

上海体育场(八万人体育场),7.2万人

上汽浦东足球场,3.4万人

上海虹口足球场,3.5万人

上海金山足球场(金山体育中心),2.5万人

上海体育场与浦东足球场分别作为申花与上港的主场广为人知,虹口足球场改建完成不久,金山足球则距离市中心比较远,是上海女足的主场。

这样的高占比,不得不说上海的足球基奠已久。

卫星图上略显孤单的金山足球场

其他各区没有专业足球场,举办赛事自然是综合体育场顶上。

我们也整理各区较大的综合体育场馆可容纳人数,其中,专业足球场标黄显示。

统计之后,实际结果还是有些令人意外,实际上可以承办公开比赛,且有固定观众观赛区的场馆并不多。

在专业足球场之外,综合性体育场只有嘉定体育中心与江湾体育场具有办赛实力。

江湾体育场作为曾经的远东第一体育场,经历了漫长时光中多次改造,现在基本作为开放给市民的休闲健身场地,如果当真再次启用为赛事承办地,我们或许也能再次荣幸看见曾经的辉煌。

历史悠久的江湾体育场,图源网络

不过,说回各区场地,我们似乎能从中看到一些上海体育设施发展路线上的端倪。

其一,上海并不仅仅专注于建设综合体育场。

大型综合体育场一度是各个地方体育发展的标志所在,苏超现在全员替换为各地的奥体中心,就是城市建设的风潮所至。

但事情落在上海却并不如此,综合性体育场或许确实具有象征意义与标志意义,但平日使用率不高,综合效益低等问题也一直摆在台面上。

因此各区中更多的还是建设综合运动中心,通常来说包含室内篮球场,羽球场、乒乓球馆或者再加上游泳馆。更贴近我们的日常需求,也有更高的场地效益。

黄浦半淞园街道市民健身中心

其二,上海对不同专业场馆投入极大,甚至冷门运动。

不仅仅是我们前面列举的专业足球场,以及各类足球运动公园或是足球训练基地。

还有类似国际马术中心、旗忠网球中心、崇明自行车馆等较冷门运动场馆,奉贤极限运动中心以及临港水上运动中心也在推进过程中。

从左到右:国际马术中心,旗忠网球中心,崇明自行车馆

图源网络

其三,“小而美”运动场地向生活的渗透。

除了专业场馆,上海已建成都市运动中心33个,社区市民健身中心178个,市民健身步道2710条,市民益智健身苑点18832个,市民健身驿站308个,市民运动球场3145片,长者运动中心176个。

这些分布在社区的体育场地,总面积已经占到全市体育场地总面积的1/3以上,真正做到了让健身场地触手可及。

03

社区球队和青训基地

是根基所在

在搜索资料的过程中,我们在今年上超联赛的参赛队伍里看到了一支有些特别的队伍,瑞虹新城社区足球队。

与三菱重工、上海同济等企业或学校团队不同,也与泽天、橘橙等更职业化的俱乐部不同,瑞虹新城社区足球队从一开始就只是社区爱好者自发组成的队伍,但在成立八年后,也把自己送进了上超联赛的现场。

在采访中,球队发起人之一赵健东曾说:他们是为瑞虹新城、为嘉兴路街道、为虹口的荣誉而战。

这种以足球带动的社区认同感,或许也和正如火如荼的苏超一样,是能带动上海深厚的足球精神进一步传承的关键要素。

教练XHS经典三连

也是这种好奇让我想要进一步了解这个球队,然后作为土生土长常州人,在看到去年这支球队成绩的时候无法忍住会心一笑。

2024赛季上超积分表

回顾采访,这支社区球队到比赛前两个月才算正经恢复规律训练,每周合练一次,平日自己做体能训练。

在非比赛期间,参与足球活动的能有一千多人,从孩子到六十多岁,邻里关系因为共同的活动而更加紧密亲切。

西甲联赛到第五级别全国有三千多支球队,就是没有任何赞助的社区球场开始。

英超俱乐部更是与社区有不可分割的历史渊源,第24级社区联赛球队在自家后院球场也在享受比赛对抗的快乐。

与豪门的成绩逻辑不同,社区起家的比赛带着天然的身份认同与链接。

当然竞技就有输赢,但站在雨里看完一场全力拼搏的比赛,又何尝不是社区集体叙事的又一突破。

暴雨中的苏超现场,图源网络

再以今年上半年大热的前滩-三林-新杨思板块为例,在这个基本算是新建城的城市板块中,或许不像虹口那样有虹足的积累,但也能看到足球场地已经在社区里四处开花。

这里标出的球场,不仅有东体这样的综合体育设施,也有青少年足球俱乐部,有被小区包围的人工球场,也有商场楼顶运营起来的小型场地。

或许大多数的我们平时不太注意,但上海已经悄悄准备好了足球需要的一切。

写在最后:

我确实称不上对足球非常了解,但在写这篇文章的过程中,被上海源远流长的足球根基而震撼。或许是因为平日没有关注,在学习上海多种多样的足球赛事过程中,才意识到这个能培育出两支国内顶尖职业球队的城市是多么注重足球本身。

你觉得,社区足球的时代,可以从上海开始吗?

下一篇:一张来自省级联赛的罚单! 前中超球员杨笑天因不文明动作遭停赛!
上一篇:希门尼斯: 世界杯前举起奖杯, 这为我们提供了额外的动力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