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篮亚洲杯爆冷丢冠!万次投篮成笑话?朱芳雨一句话戳破真相

146 2025-08-27 17:46

中国女篮在家门口比赛,竟然连决赛门槛都没摸到?回想深圳亚洲杯半决赛那晚,输给日本队后,体育馆的灯都熄了半小时,好些球迷还是坐在看台上不动,有人拿着牌子,上面写着 “练万次投篮就这结果”,气得直哆嗦。最后,澳大利亚队捧走了冠军奖杯,咱们中国女篮只拿了个铜牌。可大家都知道,咱们赛前可是信誓旦旦地说过 “不夺冠就是输”。最让人难受的是,日本队三分球投进了16个,命中率快一半了,而中国女篮的三分球命中率才刚过两成,罚球都能两罚不中 —— 宫鲁鸣教练推的那个 “万次投篮训练”,到底练出啥成果了?

来说说那场让人难过的半决赛吧。比赛进行到第三节,离结束还有4分钟,中国队还握着5分的优势。可就在这时,日本队那个19岁的田中心突然发威,连着投进三个三分球,一下子就把比分给反超了。这姑娘投篮的动作挺别扭,身体歪得跟打羽毛球一样,但球就是能进篮筐。特别是最后一个三分球,张茹都快追上她了,她都快踩到边线了,结果在空中硬生生扭着身子把球投了出去,“唰”地一下就进了。这时候,日本队的替补队员全都兴奋得跳了起来,叠在一起欢呼。现场解说都激动得不行:“这防守都贴到脸上了,她怎么还能投进?咱们的队员是不是被这一连串进攻打懵了呀?”

最让人郁闷的是咱们的进攻表现。李缘在三分线外大空位出手,结果球碰到了篮筐边沿飞了出去;潘臻琦罚球也是不靠谱,第一个球打在篮筐脖子上,第二个直接偏得老远,有球迷在看台上气得把加油棒都折断了。看看数据更是刺眼:咱们中国队的投篮命中率、三分球命中率和罚球命中率都比日本队低,光是罚球就丢了8个,这简直就是给对方白送了8分。有个老球迷在场边直摇头:“这水平,连小区里的大妈投篮都比不上,那三个月每天练一万次投篮都练到哪儿去了?”

比赛结束后,在新闻发布会上,宫鲁鸣教练提到:“球员们都达到了投篮一万次的训练要求,可能是赛场上大家太紧张了。”话音刚落,朱芳雨就在直播中反驳起来:“光练站定投篮有啥用呢?实际比赛里哪有那么多轻松投篮的机会?”这位男篮老将越说情绪越高涨,“得练习在对抗、掩护,还有被人贴身防守时的投篮!连呼吸都要配合好,不然一到场上心里一慌,动作就全走样了!”

这话真是说到球迷心里去了。有人在网上找出了女篮在昆明的训练片段:姑娘们一动不动地站在那儿,轮流投三分球,教练在一旁数着,投满一万个才算完。“这哪像是在练投篮啊,简直就像在给篮筐上色!” 有人调侃道,“瞧瞧人家日本队的田中心,投篮前花样百出,掩护后还能立马停下,咱们队员碰到这样的防守,球都抓不稳,光练定点投篮有啥用呢?”

在打小组赛对阵澳大利亚队时,问题就已经显现了。那时候,中国队第四节开始前还领先 10 分,但最后 5 分钟却像没了电一样,连着 5 次进攻都没打成,这里面还有 4 次是大空位的投篮呢。赛后李梦说:“对方一加强防守,我就觉得出手的机会突然就没了,平时练的那些动作全抛到脑后了。” 这话听着让人心里不是滋味,但也说出了重点——比赛中的投篮,可不是站着不动,等着球自己飞来那么简单的。

瞧瞧那夺得桂冠的澳大利亚女篮,她们练投篮可真是“玩命级别”。有记者拍到了她们的训练片段:队员们在跑步机上跑得快断气了,突然急停,接住教练飞来的篮球,立马就得投出去;还有的被两个陪练左推右搡,这样都能完成后仰投篮。“这才是真刀真枪地练啊!” 有球迷感慨,“咱们那万次投篮,就像是考试前死记硬背,一到比赛场上灵活应变,立马就露馅了。”

真让人纳闷的是李缘的表现。这个大家都很看好的后卫,三场比赛一分没得,平均每场才拿1.6分,罚球也就刚过一半。有场比赛她两次罚球都没进,气得蹲地上拿手砸地板,可到了下一场还是没啥进步。听说在昆明训练时,她定点三分挺准的,能有60%,但一到比赛场上就不行了。“训练时没人防她,闭着眼睛都能投进;比赛时有人一伸手,她就像不会投篮了一样。”朱芳雨在节目里直言不讳,“这样的训练方法,练出来的是木头桩子,不是真球员。”

日本队的胜利之路有点不同。他们的助教可是前NBA大将,每天带着队员像打街头篮球那样训练——不讲什么固定打法,就是三三两两分组对抗,防守的人想怎么夹击、抢断都行。田中心比赛后分享道:“我每天得在对抗里投进300个球,教练说了,‘投不进就得多跑几趟往返’。” 这种训练方法效果杠杠的,半决赛时她就算被两个人围着也能找到投篮的机会,而中国队的队员一碰到稍微紧点的防守,不是传丢球就是匆忙投篮。

在与新西兰队的铜牌争夺战中,中国队取得了胜利,可投篮不准的老毛病还是露馅了。张茹快攻时前面空无一人,结果球没扣进反而飞了,她自己都尴尬地笑了。赛场上,有个球迷举着牌子,上面写着“朱芳雨说得在理”,摄像机拍到这一幕时,全场观众都鼓掌了。有网友算了一下,这次亚洲杯,中国队没人防守时的投篮命中率比去年少了15%,要是有人防守,那命中率更是低得吓人,只有18%。

现在大家都在网上热议,“万次投篮计划”该不该终止。有些球迷讲:“宫教练想法太老旧了,觉得练得多就是好事,可实际上方向不对,练得再多也是白搭。” 另外有人还提起了郑海霞的访谈:“我们那会儿练投篮,都是在防守下练的,教练拿着棍子站旁边,稍微一犹豫手就被打了,哪会像现在这样傻站着投篮啊?”

其实关键不在于投篮要达到“一万次”这个数字,而在于每次投篮的质量。朱芳雨讲得很清楚:“训练时得把比赛的各种情况都模拟出来,比如对手的挑衅、观众的喧哗、最后时刻的紧迫感,甚至场地是否湿滑都得想到。” 你瞧瞧美国WNBA的训练,球员们戴着耳机在吵闹的音乐声中投篮,还在光线时亮时暗的场地里练习罚球,这才是真正的对症下药。

女篮姑娘们真的已经很努力了。李梦在半决赛时脚都扭了,还绑着绷带要坚持上场;韩旭也是带伤打完整场比赛,最后累到趴在地上抢球。但光有努力不行啊,训练方法不到位,就像是骑自行车去追汽车,再卖力也赶不上。网上有人说得很对:“给队员投一万个定点球,还不如在训练中让她们被对手追着投一千个球,这样效果肯定会比现在好。”

这次亚洲杯没拿到冠军,说不定是件好事。它狠狠教训了那些守着老一套方法不放的人,也让大家清楚认识到:现在的篮球训练早就不是以前那种“从严、从难、从实战出发、大运动量训练”的老方法了。朱芳雨说的话虽然不中听,但确实说到了点子上——训练要是脱离了实战,练再多也是白搭。

盼着女篮姑娘们早点开窍,别再沉迷那些没用的定点投篮练习了,多练练实战中的投篮、掩护后的灵活跑位,还有关键时刻怎么稳住呼吸。下次再对上日本队,咱们不仅要盯紧她们的三分球,还得用咱们的精准投篮让她们心服口服。说真的,球迷们不在乎什么“练了一万次投篮”的数据,关键时候能进球的硬功夫才是大家想看的。下次亚洲杯,咱们就盼着女篮来一场精彩的逆袭,扬眉吐气一回!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

下一篇:解锁中国历朝历代国号:五千年王朝的命名密码
上一篇:孙颖莎,王曼昱的“无援破题”,这场0.1秒的差距看哭无数球迷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