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家少爷变身“空中战神”:陈怀民与日军红武士的惊天对撞
1938年4月28日,我国空军飞行员陈怀民于归乡之际,返家省亲。
鉴于次日尚有诸多事务在身,他不得不在家中逗留逾两小时后,无奈与父母道别。正当他准备踏出家门之际,陈怀民似乎有所预感,遂转身重返,将随身携带的所有银元悉数赠予母亲。
陈母婉言谢绝,实则陈家家境优渥,她自感无需依赖儿子来维持生计。
面对此情,陈怀民却执意相赠,并深情嘱托:“娘亲,近期日军飞机频繁侵扰,我随时可能驾机参战,恐怕难以归家。这银元便作为儿对二老的一番心意,若是喜欢何种美食,便可直接上街购买。”
陈母见状,只得无奈地接过,目送儿子渐行渐远的背影。她与丈夫满怀天真地设想,这离别不过是短暂的片刻,未曾料想,这竟成了永诀!
富家少爷投笔从戎。
陈怀民,1916年,诞生于江苏镇江一个洋溢着革命气息的显赫家族。其父陈子祥,早年赴日本士官学校深造,在留学期间,曾对未来的侵华日军总司令坂垣征四郎予以严厉训斥,使其闻名遐迩,被冠以“残耳将军”之称。
继而,陈子祥归国投身同盟会,历经数起起义,最终孤身奔赴江苏,凭借兴办实业之志,积累了可观的财富。
陈怀民自幼便深受其父陈子祥的熏陶,因此并未沦为沉迷享乐的纨绔子弟。他从小便跟随父亲习武,锻造了强健的体魄,更从父亲身上汲取了舍身报国的崇高精神。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之际,就读于常州的陈怀民深切感受到国家的危急存亡之秋。于是,他毅然决然地邀请了几位同窗好友,一同前往南京,积极参与由南京与上海两地学生联合发起的抗日请愿活动。
然而,他们的期望落空,请愿队伍在国民党中央党部和外交部接连遭遇了闭门羹。面对无法得到满意回应的困境,学生们情绪激愤,遂强行闯入外交部,对见到的人进行殴打,甚至外交部长也未能幸免于难。
随着事态的愈发扩大,蒋介石只得亲自出面,与学生进行深入交流,这才成功地将包括陈怀民在内的众多学生劝返,让他们重返校园,继续学业。
然而,贪婪无度的日本人在1932年再次点燃了“一二八事变”的火焰,陈怀民这一次再也无法沉浸于书本的世界。随后,他毅然再次踏出校门,投身于学生义勇军,助力十九路军在沪城抗击日军的侵略。
彼时,日本海军航空兵操控战机对吴淞口阵地发动了狂风暴雨般的轰炸,众多勇士便在敌军的炸弹肆虐中英勇牺牲。
在某个日子,十九路军军长蔡廷锴亲赴前线进行考察。面对敌机肆虐带来的惨重损失,陈怀民抓住时机提问:“蔡将军,敌方的飞机如此嚣张,给我们带来了巨大伤害,为何我们不着手建设我们自己的空军力量呢?”
蔡廷锴唯有无奈地回应:“我方起步较晚,体系尚不完善,既缺乏资金支持,又缺少人才助力,确实颇为艰难!”
这段经历对陈怀民产生了难以磨灭的影响,促使他毅然决然选择了投身航空事业,为祖国的航空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1933年伊始,陈怀民顺利跻身中央航校第五期学员行列,并在各科目中均展现出卓越的学术表现。
在1935年的岁末,于毕业典礼的庄严场合,蒋介石面对受邀而来的陈父陈子祥,慷慨激昂地赞叹道:“贵府英父育英才,真乃英雄出少年。”
陈怀民毕业后,被调入中国空军第4大队第23中队,光荣地担任了少尉飞行员的职务。
此外,陈怀民亦邂逅了爱情。在航校的学习生涯中,他曾远赴浙江大学参与一场篮球赛事。
作为篮球队的中锋,陈怀民在赛场上展现出了他矫健的身姿。他不仅身材高大,容貌俊朗,更因这份独特的气质,让当时观摩比赛的浙大女学生王璐璐对他一见倾心。
王璐璐出身于银行业世家,家境优渥,与陈怀民堪称门第相当。
不久,两位正值青春年华的少男少女相识相爱,爱情的火花在他们之间迅速点燃。
然而,在国家危难之际,相爱的二人亦只能将心中炽热的情感暂时压制,加之陈怀民频繁的飞行任务,他们往往身隔千里,难得相见。
尽管如此,王璐璐依旧对未来的美好生活满怀憧憬,渴望着心爱的人终有一天能将她迎娶进门,却未曾料到,这美好的愿望竟因日寇的入侵而化为泡影。
二、空战英豪
随着全面抗战的爆发,崭露头角的中国空军迅速投入到抵御日军的激烈战斗中。
为了彻底削弱中国空军的战斗实力,日军在八一三事变翌日便派出航空部队对笕桥机场实施了空袭。
彼时,笕桥机场作为中央航校的核心基地,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摧毁它,无异于斩断了中国空军未来发展的希望之根。
第4大队大队长高志航在接到上级下达的拦截指令后,立刻指挥麾下三个中队的战斗机投入激烈的空战,此役便成为赫赫有名的笕桥空战!
在空战的烽火中,第23中队的陈怀民英勇无畏,凭借其精湛的驾驶技艺和勇猛的攻势,仅凭一己之力便成功击毁敌方三架飞机!
陈怀民此番首度投身对日作战,初试锋芒便创下赫赫战功,也因此被誉为“空军勇士”。
9月19日,敌军出动三十余架飞机入侵南京领空。陈怀民立刻驾驶2405号战斗机升空进行拦截,与队友并肩作战,成功击落敌机一架。
然而,陈怀民旋即陷入四架敌机的围攻之中,面对险境,他依旧镇定自若,以寡敌众,在左冲右突的激战中,竟意外击毁了一架敌机。然而,不幸的是,在奋力逃脱的过程中,陈怀民的战机油箱不幸中弹起火,战机随即急速坠落。
最终,飞机在撞上一棵参天大树后,才得以安全迫降。陈怀民在冲击力的巨大作用下,被弹出驾驶舱,身体夹在树杈之间。
闻声而动的当地村民迅速将陈怀民从险境中救出,并火速将他送往了邻近的江浦县医院。此刻,他身上多处骨折,血肉模糊,遍体鳞伤。
江浦县内迅速传开了一则消息,讲述的是一位空军飞行员在与敌机激战时不幸受伤,现已被送往医院接受治疗。而当这位英雄飞行员转院之际,数万名当地群众自发走上街头,夹道欢送,场面感人至深。
得知消息后,宋美龄亲自前往医院探视,她由衷地赞誉道:“你是我国空军的荣光,一位杰出的英雄,你的表现无愧于航校对你的培育与期待!”
三个多月的时间匆匆流逝,康复中的陈怀民迫不及待地提出希望提前复员,重返前线,然而这一请求却遭到了上级的婉拒。
事实上,鉴于他刚从重伤中康复,身体状况不宜直接参与一线作战,当局计划将他派遣至航校,担任教官一职。
陈怀民反驳道:“我国空军实力相较于日军本就略显薄弱,像我这样拥有丰富战斗经验的飞行员若脱离前线,无疑是巨大的损失!”
当局终同意其重返前线。
1938年二月,日军飞机对武汉进行了猛烈的空袭。陈怀民虽刚从伤病中恢复,却毅然决然地再次驾驶战机,驰援陷入困境的武汉城。
随后,他相继投身于台儿庄与徐州的激烈会战,为地面作战部队贡献了宝贵的空中支援力量。
在那次最惊心动魄的遭遇中,他孤军奋战,面对十几架日机的围攻,却依然坚定信念,毫不犹豫地驾驶飞机向一架敌机冲撞而去。
他最终跳伞成功,幸免于难。
历经无数次死里逃生的飞行考验,陈怀民非但未曾感到恐惧,反而更加深了他对抗日寇的坚定信念。
三、血洒长空
自南京陷落,国民政府将“都城”迁往武汉,武汉随即跃升为日军眼中的战略要地,频繁遭受其侵袭与轰炸。
随着日本天皇的诞辰——4月29日的临近,日军精心策划,意图对武汉实施一场规模浩大的空袭,以庆祝天皇的寿辰。
幸亏我国事先从一名日军侦察机飞行员携带的笔记本中获知了该计划,这才使我方得以做好充分的迎战准备。
或许是预感到了次日将有所遭遇,陈怀民在4月28日的夜晚,于探望家人归来后,挥笔记录下了一篇日记。
他笔锋坚定地写道:“若不幸我命丧黄泉,望你们莫要悲痛与哀伤。我之牺牲,乃为国家与民众,死得其所,死得有价值。恳请双亲节哀顺变,亦望兄弟姐妹们继续抗日,直至将日本侵略者驱逐出我国!”
未曾料想,一语竟成谶,这篇日记竟化作了陈怀民留给亲人最后的遗言。
4月29日的午后,日军航空兵编队依约降临,在中国空军预先设防的武汉上空爆发了一场激烈的空中交锋。
陈怀民驾驶战鹰,紧追不舍地锁定了一架敌机,凭借卓越的飞行技艺,在激烈的追逐战中迅速展现了他的英勇。仅用时五分钟,他已成功将那架敌机击落。
陈怀民那令人瞩目的英勇举动,不可避免地使他成为了众敌的焦点,五架察觉到威胁的日军飞机如同狂怒的野兽般蜂拥而至,意图集中全力,首先将陈怀民的座机击落。
面对敌机的重重围困,陈怀民所驾驶的飞机多处中弹,油箱更是燃起熊熊烈火,操控难度已极大。
此时,陈怀民的胸膛已被敌机射出的子弹洞穿,他心中已然明白,继续战斗已无可能。
就在这关键时刻,陈怀民毅然决然地放弃了跳伞逃生之路,转而猛烈操控操纵杆,将飞机瞬间翻转180度,接着猛踩油门,直冲一架日本战机而去。遭遇撞击的日本飞行员,被誉为“红武士”的高桥宪一,未曾料想中国空军竟拥有如此英勇无畏的气魄与胆量,一时间竟完全不知所措。
最终,伴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他们俩不幸一同陨落,携带着自己的座机,一同沉入了滔滔的长江之中。
陈怀民英勇捐躯,彼时年仅22岁!
5月6日,暂居于武汉的陈家一脉,自航空委员会处接获了一个令人悲痛万分的消息——陈怀民将军与敌人同仇敌忾,壮烈牺牲。
面对前来的慰问者,陈子祥情绪激昂地表述:“怀民之死,实属英勇就义,遗憾的是他离世过早,为国捐躯的贡献尚显不足!”
陈母将儿子的降落伞遗物精心缝制成一条被单,此物始终陪伴在她的身边,以期警示子孙后代,永铭不忘。
妹妹陈天乐,为了缅怀哥哥,将名字更改为“陈难”,寓意着国破家亡的深刻含义。
不久,陈怀民的女友王璐璐亦从报纸上获悉了陈怀民英勇牺牲的噩耗,悲痛之情使她当场晕厥。苏醒过后,她立即动身前往武汉,只为参加对爱人的追悼仪式。
得知陈怀民最终沉没于长江之域,王璐璐在仪式落幕之后,孤身一人,心神不宁地来到了江畔。
实际上,自全面抗战爆发以来,她便屡次奔波于各地,专程前往探望陈怀民。
初至武汉之际,她与他曾漫步于长江之畔,畅谈心事。
然而,长江依旧奔腾不息,而那个人却已离我们远去。他本应与她携手步入婚姻的殿堂……
心中忽生感慨,王璐璐顿感心如刀绞,痛楚犹如万箭齐发。她甚至陷入了幻觉,仿佛那爱人的身影便在她的眼前浮现。
她轻声低语:“怀民,我特地来找你……”
她毫不犹豫地跃入奔腾不息的长江之中,追随陈怀民的脚步而去。
王璐璐殉情的噩耗传至陈家,陈母本已因爱子牺牲而心如刀割,听闻此事后更是悲痛欲绝,终因过度哀伤,致使双目失明。
陈怀民英勇事迹迅速传遍全国,在社会各界的强烈呼吁下,国民政府决定将汉口的一条街道命名为“怀民路”,并将他出生地的镇江白莲巷周边地区命名为“怀民村”。
陈怀民烈士,其最后一撞,气吞山河,豪情万丈!纵使他已离我们远去,但他那留于世间的浩然正气,仍在碧空之中翱翔,自由驰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