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点创新游乐园立柱收费机,游乐场刷卡收费机安装系统,重塑游乐
125
2025-08-18
本次男排世锦赛,笔者的感觉是:对于主攻的全面性要求越来越高:除了传统的进攻一传防守之外,男排主攻在后排还要承担起调整传球串联的任务,特别是二传防守起球后的那一下。相比于自由人调整,后排主攻传球不受三米线的限制,还可以假扣真传掩护。
在保证传球基本能力的情况下,二传位置也是更高更快更强,保加利亚男排209的二传小尼,意男的詹内利,在前排有时候就是另一个进攻点。
另外,接应位置“纯强力接应”的时代似乎在一点点松动。这届世锦赛看到了多个球队接应位置的“软化”。有的教练依然选择将“转轮”接应留在场上,有的教练则采用主攻球员顶替接应,弱化主攻接应的定位,共同分担一传和进攻。到底接应位置是坚持以进攻为主,还是实用主义为上,目前还没有定论。
其实巴黎周期开始就已经这样了,男排对主攻要求越来越高,也更要求接应也要有一传的底子,这个就是大趋势!
笔者认为,现在大多数95后00后这批接应都是没有80后那批接应有这么强的全面能力。第二就是欧洲的教练大多数没有这个意识说要这样玩,在他们的那种意识里,接应就是要砸。但现在已经不是了,三边攻要一起在线才行,如果真的有一个进攻受阻,那就多让他承担地面的工作,这样才能让球队没有什么进攻压力!
其实,上一批的强力接应都是打过主攻的,所以串联保障都很好,安德森、扎伊采夫、米哈伊洛夫;华莱士好像是接应出身但其实小球防守也很出色。相比之下现在的这些纯接应性价比就不高了!
所以对于中国男排来说也要改变思路:作为不接一传的攻手,接应你的发球很猛吗?调整攻可以基本给你打吗?成功率能有50%吗。没有的话就练下三路,不要你保护队友,但起码要自保!而不是像温子华那样既打不下球,又没有保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