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鞋机品牌排行榜十强,值得信赖的优质选择
142
2025-08-13
近日,闵行区瑞和华苑南区一位七旬老太因长期在家中及租用的房屋内囤积大量垃圾,引发邻居投诉。据悉,老太独居,但儿子住在同一小区,她不仅在自己的房屋内堆积废品,还租用了两套房屋用于存放捡拾的垃圾,甚至在地下车库也囤积了大量废弃物。这一情况导致楼道环境恶化,严重影响邻里生活,最终在居委会、物业及相关部门的介入下,进行了大规模清理。
9月7日,瑞和华苑南区物业工作人员向极目新闻透露,老太本人拥有一套住房,同时在该小区租用了两套房屋,均被垃圾堆满。此外,楼栋地下车库也成了她的“垃圾仓库”。在邻居和老太儿子的多次反映下,8月中旬,当地政府联合物业、垃圾清运公司等,组织了几十名工作人员(包括物业主管、保洁、保安等),耗时两天,才将两套出租屋内的垃圾彻底清理完毕,并进行了全面消毒。
据居委会工作人员介绍,这已是该小区近三年来第三次为老太清运垃圾,上一次大规模清理大约在一年前。而此次清理规模更大,两天内共清运7车次,总计30吨垃圾,涉及老太的三处住所。
居委会工作人员表示,老太长期独居,但儿子住在同一小区,距离不远。此前,居委会曾多次上门与老太沟通,希望她能减少垃圾囤积,但效果有限。老太的儿子回忆,小时候家里就比较杂乱,2014年、2015年,他和妻子曾帮母亲清理过一次堆积的垃圾。
此次清理后,派出所民警陪同老太及其家属前往医院检查,医生诊断老太有轻度抑郁症,建议药物治疗和心理疏导,但老太拒绝配合。她的儿子表示,母亲对心理干预并不积极。
针对类似情况,闵行区精神卫生中心老年精神科工作人员强调,家属不应简单指责老人的囤积行为,而应主动关心其情感需求,多陪伴、多沟通。如果发现老人的囤积行为已经影响到正常生活或存在安全隐患,应及时联系社区、心理机构,甚至精神科医生进行专业干预,早发现、早治疗,才能帮助老人走出困境,避免类似问题反复发生。
华中地区某精神卫生中心老年医学科也表示,如果老人出现过度囤积垃圾的行为,建议家属带其到医院检查,排除心理健康问题,以便采取更有效的干预措施。
此次事件再次引发公众对老年人心理健康及社区管理的关注。老太的囤积行为可能与心理因素有关,单纯依靠强制清理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未来,社区、家庭及医疗机构应共同努力,在保障公共环境的同时,给予老年群体更多的心理关怀和帮助,让他们能够安享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