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欲重返中国市场,贝森特提新条件,却遇中方更高门槛
这一轮中美高层磋商后,美方的态度着实有些让人摸不着头脑。刚刚还在谈判桌上握手言和,转身美方又开始放话,怀疑中方的契约精神,还随口暗示自己随时可能变卦。原本一场双方都退一步、按下暂停键的“休战”,怎么到美国嘴里就变成了“胜利者的犹豫”?
这番操作,怎么看都像是在试图掌握主动权,却又止不住地流露出焦虑和不安。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最近又抛出新话题,说美方还在犹豫要不要对中国出口高端芯片,甚至给英伟达重返中国市场设了不少“门槛”。乍听之下,这像是贸易大国的正常考量,可细品就能发现,这种表态其实是在强调美国的技术优势和话语权。
说白了,就是把“能不能用美国芯片”当成一张牌来打,仿佛中国只能等着捡“美企的剩菜”。这种论调倒是和前些年的美国政客如出一辙,嘴上不忘维护自身优越感,实际却难掩底层的不安。
不过,英伟达芯片的故事远没那么简单。前几个月,英伟达为了重新进入中国市场,专门推出了针对中国的H20芯片,结果没多久就被中国官方约谈,芯片存在“后门风险”被摆上了台面。
中国要求英伟达拿出证据证明安全,英伟达却“轻描淡写”地否认,后续再无行动。这款“特供”芯片本就技术阉割,还被质疑可能存在反倾销问题。
美方一边打着高科技的牌,一边却拿出并不先进的产品,还风险重重,明眼人都能看出这不是“技术输出”,更像是“技术设限”。中国企业也没再犹豫,主动开始与英伟达公司切割,转而加快自研步伐。
其实,国产芯片的崛起已经不再是空谈。从华为昇腾到寒武纪思元,各家本土厂商推出的芯片不仅填补了进口空白,价格还更亲民。更重要的是,这股自主研发的浪潮没有丝毫停歇。
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自己都承认,中国掌握着全球近一半的科技人才,这个体量和潜力,才是真正让美方担心的地方。与其纠结是否出口,不如说美国更怕中国独立研制出下一代先进芯片,到时候“技术封锁”这张牌恐怕就再也打不下去了。
美国政府如今的两难处境,归根结底是对中国科技进步的焦虑。一方面怕中国拿到高端芯片,缩小差距;另一方面又怕中国彻底摆脱技术依赖,把美企甩在后头。
这种反复的“犹豫”其实也说明了一个现实:中方的研发速度和产业升级已经让美方不得不重新权衡自己的策略。
回头来看,贝森特的纠结多半只是表面文章。英伟达想要挽回中国市场的份额,恐怕还得靠实打实的技术和诚意。美方的“技术封锁”从来都不是万能钥匙,反倒成了激发中国创新的助燃剂。
说到底,这场较量的主动权早就不在美方手里,谁能掌握核心技术,才是真的“话语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