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辛格提醒:切勿援助这3国,背后原因揭秘

111 2025-11-23 05:07

前言回顾:

基辛格曾经告诫我们,不要支持这三个国家,这其中有什么原因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亨利·基辛格是一位知名的美国外交专家和政治人物,他的战略思维远比大多数政治家要深远。

他意识到孤立中国对美国并没有好处,因此提出要建立中美战略合作关系,改变过去只把中国当作竞争对手的狭隘想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符合国家长远的利益。

因为中美关系的恢复,基辛格也被誉为“中美关系的建筑师”。

虽然基辛格现在已经一百岁了,但他思维依然敏锐,退休后仍然积极为中美关系的发展忙碌着。

如今,基辛格在论坛或采访中提出的观点,已经不再被美国政府接受。

基辛格对这种情况有点不满意,所以他有时会转而提醒中国。

在基辛格的《论中国》中提到,中国没有必要对这三个国家太过友好。从政治和地理等多方面考虑,这三个国家始终难以信赖,应该始终保持警惕。

吃中国大米,揍中国人

首先是越南,曾经和中国有过“兄弟般”的关系。

在中国的帮助下,越南成功宣布独立并成立了越南民主共和国,中国的支持对这一过程起到了关键作用。可以说,没有中国的帮助,越南要实现独立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

越南却像那个传说中的农夫一样,对自己曾经无私帮助的国家心怀怨恨,做出了一系列让人意想不到的举动,仿佛在上演一出“农夫与蛇”的悲剧。

在法国人来到越南之前,越南就已经受到了中国文化的深刻影响。越南人用汉字记录历史,推崇儒家思想,中华文化的痕迹遍布越南的传统之中。

当殖民者来割据时,中越两国人民情同骨肉。在越南最困难的时候,广西的中国同胞们热情地救助和安置逃难的越南革命者,并与他们一起开展革命斗争。

20世纪20年代,许多越南革命志士来到中国寻找革命之路。毛泽东和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亲切接见了他们,相见恨晚。

在中国共产党的支持下,越南共产党成立了,越南的革命也开始兴起。在抗日战争时期,广西的山区成了越南革命者的安全避难所。胡志明等领导人在这里秘密地进行革命活动,培养革命人才,等待着合适的时机。

新中国成立时,越共领袖终于找到了他们可靠的盟友。毛泽东主席慷慨地保证,中国人民会永远是越南人民最坚强的后盾。

虽然中国那时刚摆脱贫困,面临着很多挑战,但中央政府依然全力以赴帮助越南对抗法国殖民者。不断送去的顾问和物资让法国人束手无策,最终只能签署协议离开越南。

然而,这份和平只是短暂的。美国急于填补法国留下的空缺,支持西贡的傀儡政府,不惜一切代价阻止南北统一。

面对美国的强大压力,北越再次向中国寻求帮助。毛泽东强调,中国将永远支持越南人民,不惜一切代价支持他们的正义事业。

因此,数十万投身前线的中国建设者和战士们开始了长达8年的抗美援越岁月。援越的花费高达200亿美元,这是一笔巨大的开支。参与援越的部队规模也非常庞大,达到了32万人。

中国为越南做了很多努力,这让越南的朋友感激不已。然而,好景没过多久,这份真挚的情谊就被背叛和冷漠所取代,让人感到惋惜。

1978年,越南爆发了一场针对中国人的排斥行动,他们开始抓捕并驱逐中国公民。之后,越南共产党将目标转向周边国家,相继占领了老挝和柬埔寨,意图在中南半岛称霸。

一些越共分子野心越来越大,竟然把目光瞄向了中国的边境地区。他们找各种理由,经常越过边界,制造麻烦,甚至还直接攻击中国的村庄。

苏联的挑拨使得越南方面变得越来越自大,他们开始认为自己能够与中国抗衡。到了1979年,中国被迫进行自卫反击,以强大的力量回应了这个忘恩负义的邻国。

越军在短短一个月内纷纷溃败,河内在中国军队的炮火下开始摇晃。越共这才明白过来,赶紧低头认错请求和平。

经历了多年的风雨,中越关系终于恢复了平静。当年那些熟悉的身影,如今已经难觅踪迹。人心难料,命运多变,中国人民始终怀着真诚的心意,但越南方面似乎未能完全敞开心扉,珍惜这份难得的缘分。

菲律宾占据着中国南海的一些岛礁。

第二个国家就是长期霸占中国南海岛礁的菲律宾。

当年菲律宾遭受火山灾害,损失惨重。中国毫不犹豫地向菲律宾提供了两万吨化肥和五十二万担大米,帮助菲律宾度过了难关。

杜特尔特在当政期间,灵活处理与中国的双边关系,与中国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两国的合作成果显著,实现了共赢。

不过,当之前的总统卸任后,新任总统马科斯明显更亲美。他多次访问美国的高官,并为美军提供新建基地的土地。这标志着菲律宾对美国的态度更加亲近。

马科斯在南海问题上态度坚决,这与杜特尔特执政期间努力缓和关系的做法大不相同。

仁爱礁事件后,马科斯政府不让中国驻菲律宾大使进入其声称的南海领土,这是对南海问题的强硬态度。然而,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根本站不住脚,所以只能通过无理取闹的方式来达到目的。

菲律宾故意把一艘搁浅了24年的军舰留在仁爱礁,以此占据这个地方。每当中国提出要求移走这艘船时,菲律宾总是找各种理由推脱。尽管菲律宾军方专家已经承认,这艘船长时间非法闯入别国领土是故意的错误行为,但菲律宾政府仍然坚持己见,不愿退让。

它主动把自己摆在一个弱势和受害的位置上,目的是想让美国和西方国家在国际上给中国施加压力,使中国感到孤立,从而让中国做出让步,达到自己的目的。

菲律宾这么做反而会带来相反的效果。中国非常重视自己的领土,不会轻易退让。就算美国和澳大利亚插手,也无法改变南海岛屿属于中国的事实。菲律宾这种忘恩负义的行为,实在是让人失望。

“靠吃软饭硬吃”在阿尔巴尼亚

这是一个遥远的国家,虽然矿产资源丰富,但它的历史充满了悲剧。

它多次遭受强权的欺压,也曾在中国的支持下繁荣一时,但最终因领导人的贪婪而失去了中国的友谊,陷入了长期的贫困。

19世纪中期,欧洲的一些大国看中了阿尔巴尼亚丰富的资源,这让阿尔巴尼亚成为了奥斯曼土耳其的附属国,从而开启了它的一段不幸历史。

阿尔巴尼亚人因为土耳其的压迫而难以忍受,于是发动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起义,最终成功争取到了独立。

随之而来的则是经济崩溃和社会不稳定。进入20世纪,德国和意大利都虎视眈眈,时刻准备着吞并这个小国。

当阿尔巴尼亚面临灭顶之灾时,苏联出手相助,救了这个困境中的小国。在苏联的保护下,阿尔巴尼亚终于获得了暂时的安宁。

不过好日子没持续多久,斯大林去世后,苏联和阿尔巴尼亚之间的亲密关系就结束了。

差不多同一时期,中国与苏联的关系开始出现裂痕。毛泽东主张走一条独立的国际化道路,这让赫鲁晓夫非常不满。随后,苏联撤回了在中国的专家团队,导致中国的外交环境变得相当艰难。

在1960年,唯一一个公开支持中国的社会主义国家是阿尔巴尼亚,它赞扬了中国的外交政策。

为了帮助阿尔巴尼亚,中国决定向这个仅有200万人口的小国提供大规模援助。尽管那时中国正处在自力更生的初期,粮食还无法自给自足,但中国还是大方地提供了援助。

向阿尔巴尼亚提供了超过180万吨的食物,上万台拖拉机,以及上百个工业项目,总援助金额达到了数十亿人民币。

在中国的帮助下,阿尔巴尼亚的经济迅速发展,成为了巴尔干地区最繁荣的国家之一。

阿尔巴尼亚的领导人霍查对中国心存感激,他曾经赞扬毛泽东是“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之一”。两国之间的关系曾经非常紧密,就像一句古话所说,“朋友之情,近在咫尺,远在天涯”。

不过好景不长,阿尔巴尼亚领导人的野心和贪婪很快就被揭发了。

他们对中国提出了无条件援助的要求,索要的支援金额超过了50亿人民币。中国提供的拖拉机和钢铁却被阿尔巴尼亚浪费在建造大量无用的地堡上。

中国人靠吃野菜度日,阿尔巴尼亚领导人却高喊:“你们有什么,中国就应该给我们什么。”

在1970年代,中国为了对抗苏联的霸权,开始调整对外政策,并与美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这事儿让阿尔巴尼亚特别生气。霍查觉得中国好像背离了社会主义的初心,于是他公开批评中国,还放出话来,说要重新考虑跟中国的友好关系。

1978年,中国政府多次警告阿尔巴尼亚无效后,终于忍无可忍,宣布停止了对阿尔巴尼亚的所有援助。

自从阿尔巴尼亚遭遇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后,国家的经济状况急剧恶化,人民的生活变得非常艰难。霍查意识到自己的决策出现了重大失误,开始向各方求助,但遗憾的是,没有人愿意再理会这个曾经忘恩负义的国家了。

下一篇:英伟达欲重返中国市场,贝森特提新条件,却遇中方更高门槛
上一篇:不是扫黑!缅甸炸KK园区真相,美国放宽换取稀土,背后野心曝光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