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迎政策利好,资金流加码,消费板块获提振
叮咚——你是不是也刷到这个消息了:在国庆的第一天,还没走出出门的门槛或者正烧着晚饭,就有重大利好砸到了A股迷们的头上。
说来有意思,多数人的长假是八天,但对于爱关注财经的人来说,每天都是高能复习日,动不动被政策、消息刷屏,眼看着各路分析“红十月”呼声越来越热,不追一下都像是和这个世界脱节了。
那么,这回央行、证监会和财政部一齐上场,到底是要下怎样的“一盘大棋”?
A股真的要步入所谓的“红十月”,让散户们翻身做主人了?
别急,让咱们一步一步拆开看看——
人是很容易被“重磅利好”这几个字挑动心弦的,但你真的想过没有:这些政策接连发力,是巧合,还是早就谋划好的组合拳?
本次三大利好,乍一看像财神爷三宝降世,左手资金流,右手政策包,再来个消费大礼包,怎么看都是要把股民的信心抬上天。
但,事情真的有这么简单吗?
这波操作背后的门道,说实话,还真不是一句“稳了”就完事——
先说第一个,央行要在10月9日来一波1.1万亿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期限三个月。
说人话就是:央妈主动给市场灌点水,加点油,怕你们担心市场缺钱,提前备足弹药。
有同学一算账,哟,逆回购到期的都超过两万六千亿,这1.1万亿是不是不够塞牙缝?
但话要分两头说,央行既然选择加杠杆替大家解渴,自然有后手,别忘了,十月份还有大约八千亿的到期,既然三个月期这块接着放,叠加加量也是一种“打气”信号。
今年下来,央行货币的宽松节奏,其实算比较···嗯,温柔的。
虽然没和美联储降息同频,但流动性总归没拧死闸门,还时不时开个小口子透点气。
在市场不会闹钱荒的前提下,多数投资者的心里底气就足一点,就像学生考试前知道老师会“适当放水”,总能睡个安稳觉。
接下来,证监会开的那个座谈会——就是你刷到的“十五五资本市场规划”。
一听座谈会,多少人脑袋里警铃一响:这回又要“深改”啥了?
官方列了五条主攻方向,什么深化改革、扶持上市公司、做大机构、丰富服务,提升跨境投融资之类。
细看下来,短句少,但件件都是大事。
直白点说,这轮政策路线图可是奔着“让有实力的大公司更壮,让能干的大鹏展翅飞”去的。
这对头部券商、高质量上市公司,是放晴的信号,价值投资风可能越来越大,抱团和赚快钱的套路要少点空间了。
很多人说招商、券商要抬头,也确实是有凭据。
长期看,资本市场不稳定、不持续,怕的是人心冷。
但制度、规划这两根大梁一立起来,A股的基建会更结实,市场的“天花板”就会被慢慢抬高。
再说大消费,这次的消息很接地气,都是政策真金白银砸出来的。
财政部商务部要对15个消费试点城市补助,国内国际消费中心直接补2个亿,其余的也有1亿兜底,连实施期都定了两年。
这个力度咋说呢,相当于给消费市场打了强心针不说,还外加一剂刺激针。
再配上发改委晒的数据,什么1-8月有3.3亿人次领补贴,直接拉动2万多亿销售额,听着已经让人有点目瞪口呆。
来自上游的资金流加力,结合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投放,整个大消费行业应该说终于快熬出了头。
大消费板块安静了这么久,也许快轮到它们逆风翻盘了。
政策的深度叠加,加上四季度原本就属于消费旺季,气氛基本铺垫得差不多,给市场打开一个口子,估计不少等待了多时的资金都蠢蠢欲动。
可是,这政策堆满天,到底A股还能不能如理想那样,一路高歌猛进,演出史无前例的“红十月”?
这里面是哪儿卡住了脖子?
这可不是一个按下按钮,“赢麻了”四个大字就能盖章的事情。
先挑明个大实话:九月份行情是真不差,尤其三大指数,面子工程没掉链子,但实际上,散户赚到钱的比例是不是又被平均打回原形?
普遍的情绪,还是那句老话——指数涨了,我的账户还是绿的。
为什么同样看着大盘红彤彤,大家钱包却不跟着膨胀?
第一,A股指数9月下旬天花板明显,3900点像堵墙,怎么碰都挪不动。
加上放量下跌,缩量上涨,这熟悉的配方你是不是眼熟?
要是不小心跟着主力进出,多数人就是买了个教训。
说白了,这种走势让人不得不多留个心眼,怕被“割韭菜”的阴影又飘上心头。
其次,科技股最近就像过山车,从高点呼啦一下往下一冲,龙头股的走势开始移重心。
更尴尬的是,一些主力机构和股东赶在小高点偷偷减持,这像不像饭桌上有人先动了筷子?
看似有人“先知先觉”,实际上却给科技股抱团打气的结构蒙上了阴影。
一旦“带头大哥”拆伙,氛围就散了,人心开始思变,科技题材短期估值承压,资金分流也就成了定局。
还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是单看9月一些数据表面不错,但大部分持股人的“体感”并不好,总收益被平均,信心自然跟着打折。
久而久之,“有涨也没我的份”的无力感就会悄悄发酵出来。
你说这和打麻将老是输一把有啥区别?
本该皆大欢喜,结果多数是观众,真正的赢家毕竟少数。
要不是政策利好,估计都走不起信心反转了。
再挖深一步,啥叫“先抑后扬”?
其实讲白了就是市场先给你个下马威,震一震,把虚火压下去,等浮躁的、投机的资金松劲,才让价值和信心慢慢回归。
这种走势经常出现在资金面宽松,政策进入实操阶段的时候。
场外围观群众多了,急躁的人在波动中出局,而那些“不忘初心”的坚守者最后反而“守得云开见月明”。
A股过去也不是一次两次演这出,先吓你一跳,然后笑着收拾残局。
政策信号、流动性助攻、消费提振,看起来全是稳字当头,但骨子里考验的还是市场的耐性和信心。
最怕散户见风使舵,政策出来了就追涨杀跌,结果一不小心又踏空,转眼行情已经换了主角。
靠谱的投资,总归要回归常识——钱要做到威而不猛,心要坐得住板凳。
偶尔慢一点、稳一点,也是难得的清醒。
说回国庆,假期的阳光和餐桌上的美味短暂治愈了一下大家被大盘“晃荡”的心情。
可是聪明的投资者永远不会掉以轻心。
你不理市场,市场可一直惦记着你。
等节后回看的时候,说不定政策利好还在不断酝酿,消费提振有了新花样,行情的节奏逐渐明朗,新的机会可能已经悄悄埋伏进来了。
这里面,既有板上钉钉的福利,也有众说纷纭的风险,谁能守到最后,或许就能喝到“红十月”的第一杯庆功酒。
只要市场的方向还在向上,风向没变,大家还是可以期待点什么的。
不过千万别昏了头脑,政策利好不是万能印钞机,A股终于靠涨一阵子挣大钱的事情也没那么简单。
除了喜迎政策红包,也要看清风险窗口,合理调仓换股,抱紧价值主线才是正经。
别追涨杀跌,别怕短期波动,想做“翻身股民”,需要一点淡定和耐心。
写到这,也就差不多了。
假期嘛,该放松的放松,手机里那些跳出来的“红十月”别全都信,咱们多点理智,少点冲动,做个不好骗的股民。
未来走势会怎么变,市场永远不缺话题。
你觉得,今年的A股真能翻红翻到底吗?
或是又是一次“纸上谈兵”?
留下你的看法,互相分析一波,说不定你的一句话能点醒一群人呢。
骗子忽悠专家多,理性股民才难得。
你准备好了吗?
我们坚持新闻真实性、客观性,同时倡导正向价值观。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妥善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