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完春节才发现,身边人都在用小红书追热点
192
2025-07-30
最近,蒙古国因为总理被罢免和“第三邻国”政策的失败而出圈,政治形势不容乐观。
但是现在又有消息称,他们已经深陷债务泥潭,到了“举国还债”的地步。
而他们民众的还债方式也很特别,一方面他们大量捐出自己的马匹,一方面又疯狂来中国“扫货”,各种买买买。
难道买中国的东西能够还债?蒙古国这个曾经以辽阔草原和丰富矿产闻名的国度,如今为何会出现债务困境?
这些,还要从几年前的一次突发事件说起。
蒙古国是一个位于中亚的内陆国家,地域辽阔,但人口稀少,从来都不是个富裕的国家。
但是,老天爷也给了这里得天独厚的资源环境。他们矿产资源极其丰富,煤炭和铜矿储量尤其地大。
仅靠这两样矿产,他们就能撑起自己的国家的经济命脉。
然而,自2014年起,国际上的矿产价格突然来了一波暴跌,这可真是让蒙古国尝到了苦头。
原本能换取大量外汇的矿产,价格一落千丈,导致蒙古国的财政收入锐减,连给工人发工资都成了问题。
不过,好在蒙古的自然资源丰富,几个大矿加上畜牧业同时发力,总算是让经济形势缓了过来。
那段时间,蒙古国的GDP增长,甚至超过了6%。
然而到了2020年,那次世界性的疫情灾难,却让蒙古国的情况再次变得严峻起来。
出口停了,边境封了,外国投资无法进入,蒙古国的经济几乎陷入停滞。
更糟糕的是,美国又在此时开启了加息进程,导致蒙古国的外债利息飙升,债台高筑。
据统计,到了2020年,蒙古国的外债已经涨到了300亿美元,而他们的GDP才198.7亿美元,外汇储备也不过54亿美元。
这意味着,他们国民一年赚的钱加上积蓄,还不够还债的。
到此,我们也应该能明白蒙古国搞“第三邻国”的主要原因:穷,真的是太穷了。
他们只能想方设法去赚一笔快钱,让自己爬出泥潭。
看到国家面临如此严峻的经济挑战,蒙古国的每一位国民,也都想尽自己的一份力。
在蒙古国,马绝非仅仅为一种交通工具。于牧民心中,马宛如亲人般亲昵,它更是自由的象征。
然而,当国家深陷债务危机之时,诸多牧民为使国家度过难关,决然捐出自己的马匹。
政府发出捐献马匹的动员令后,从辽阔的草原到繁华的城市,牧民们纷纷响应。
有的捐出了一整个马群,那是他们世世代代辛勤劳作的结晶;有的老牧民甚至含着泪捐出了自己悉心照料多年的小马驹,那是他们未来的希望。
这些捐出的马匹被政府统一进行拍卖,所得款项被悉数用于国家的债务偿还。
除了马匹,蒙古国民众还捐出了黄金、羊绒、牛奶等能够换钱的物品。
一时间,这场“全民凑钱救国家”的运动席卷了整个蒙古国,场面还真是让人感动。
每一个蒙古国民众都用自己的行动,表达着对国家的热爱。
然而,单纯靠老百姓捐款,所得到的钱财终究还是太少。蒙古只有俄罗斯和中国两个邻国,他们想要摆脱债务,还需要邻国的帮忙。
如今俄罗斯深陷战争泥沼,自己的经济都不好,也就谈不上帮助蒙古了,所以蒙古的希望,只能是东方的中国。
虽然因为蒙古引入美国势力、妄图打破中国的稀土管制这件事,双方闹了一些不愉快。
但毕竟共享同一块大陆,我们也不想在新的经济战略中,彻底甩开蒙古国,于是,一场特殊的“救援”开始了。
蒙古国的工业不发达,生产能力低下,国内物价长期居高不下。
然而近年来,中国商品凭借物美价廉、质量可靠的特性,迅速在蒙古国的民用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蒙古国人开始纷纷组团来到中国采购,一辆辆卡车满载着电饭煲、衣服、洗发水、洗衣液等日常用品,从中国的二连浩特、甘其毛都口岸驶向蒙古国。
蒙古国人用低价采购来的中国商品,既可以在本地市场上高价出售,从中赚取差价,也可以自用,降低生活成本。
这种边境贸易,不仅让蒙古国人获得了经济上的收益,也让中国的商品在蒙古国市场上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随着边境贸易的不断发展,人民币在蒙古国的边境地区,也变成了最普遍的流通货币。
许多商家开始接受人民币支付,甚至在一些地区,人民币已经成为了主要的结算货币。
这种趋势不仅促进了中蒙两国之间的经济交流,也为蒙古国民众带来了更多的便利和实惠。
在这种情况下,蒙古国政府开始准备在经济上更多地依靠中国,搭上这趟高速发展的列车。
他们开始积极寻求中国企业的投资,用中国的资本和基建能力,来带动本国的发展。
中蒙之间的大项目,如“中蒙俄经济走廊”等,现在已经成了蒙古国发展的命脉,为他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为了让双方的合作更顺畅,蒙古国政府不断优化投资环境,简化审批手续,提供优惠政策。
中资企业进入蒙古国的门槛降低了,合同的签署也变得更加顺畅。
如今,很多蒙古国的矿山,都被中国企业所承包,或者注资;而中国基建队伍帮助他们修建的公路、铁路,也成为了蒙古国矿产出口的便捷通道。
除了矿产领域,蒙古国政府还在新能源、旅游、边贸、本地制造业等多个领域与中国展开合作。
这些合作不仅为蒙古国带来了更多的经济收益,也为蒙古国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在深化合作的过程中,蒙古国政府也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了与中国加强合作的重要性,给出的吸引政策也越来越优厚。
未来,中国的创业者将会在蒙古国大有作为。
虽然中国正在帮助他们,但蒙古国债务危机依然严峻。蒙古国的经济结构过于单一,过于依赖矿产出口,导致抗风险能力极差。
一旦矿价下跌或者国际形势紧张,蒙古国的经济就会受到严重的损失。
因此,蒙古国内也有了一种呼声,希望进行经济转型。所以,蒙古国政府也推出了“新经济计划”,包括发展旅游业、边贸、本地制造业等等。
他们想要在多个领域内同时发力,尽量拓展经济发展的宽度,同时,蒙古国还盯上了新能源领域,希望发展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产业。
然而,经济转型并非一朝一夕之事。
蒙古国的人口稀少、市场狭小以及地理位置尴尬等问题,都是很难解决的,这也限制了其经济转型的步伐。
不过,蒙古国的年轻一代,已经开始用自己的方式来振兴国家了。
他们中的大部分,都有去俄罗斯或者中国留学的背景,归国后便积极投身于电商、环保项目、短视频以及中蒙跨境电商等项目,希望用自己的智慧和努力创造财富。
蒙古国这次的债务危机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国家发展方向的抉择问题。
靠天靠矿的经济结构就像一座建立在沙滩上的房子,经不起风浪的考验。
蒙古国要想走出困境、实现长远发展,就必须进行多元化发展。
虽然这条路并不平坦,但是中国正在帮助他们,情况也正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只要蒙古国自己不去“作”,不去和中国作对,那么他们的经济前景还是光明的。
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蒙古国会以一个全新的面貌出现在我们面前。
参考资料:
1、人民日报《蒙古国总理奥云额尔登遭议会解职》
2、环球网《都得交!外媒:蒙古国民正捐钱、黄金乃至马匹助国家还债》
3、环球时报《中蒙经济合作区助力中国向北开放》
#优质好文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