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党42逆转张本智和,赛后仅说了两句,竟让球迷纷纷点赞
为什么同样一场决赛,赢的人只说了两个字就被捧上天,而输的人却被骂到体无完肤?这背后,难道真的只是因为一个比分吗?
故事发生在伦敦的球星挑战赛男单决赛。当最后一分尘埃落定,德国选手邱党一记凶狠的正手进攻,让对面的张本智和彻底呆立在原地,连球拍都忘了挥。整个场馆安静了足足两秒,才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惊呼,而那个德国小伙已经扔掉球拍,双手指天,眼眶瞬间就红了。
赛后,他被咱们中国的记者团团围住,有记者让他用中文讲几句。他抹了一把脸上的汗水和泪水,咧开嘴,露出了一个灿烂又有点不好意思的笑容,只说了两个字:“庆祝!”就这么简单两个字,当晚在国内的短视频平台上,播放量直接冲破了百万。底下的热评第一条写得特别扎心:“赢了不张扬,输了不甩脸,这格局比某些人大太多了。”
这个“某些人”,指的就是球网另一头的张本智和。颁奖仪式还没走完流程,他就已经黑着脸,自顾自地拎着包往外走。工作人员想给他递条毛巾,他理都不理,直接侧身绕开,甚至连他妹妹张本美和刚刚捧在手里的女单冠军奖杯,他都懒得扫一眼。日本电视台的镜头追着他的背影拍了老长一段路,全程只捕捉到一张写满了不甘和愤怒的脸。
很多人看到这里,第一反应就是,这不就是一场爆冷嘛!邱党赢了世界排名比自己高10位的头号种子,当然值得庆祝。可你要是真觉得这只是一场“爆冷”,那可就太小看这位德国小伙了。就在2022年,德国慕尼黑,乒乓球欧洲锦标赛的赛场上,邱党就干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他一路过关斩将,拿下了分量极重的男单冠军。你要知道,这可是德国乒乓球时隔整整20年,才再次由本土出生的选手拿到这个冠军。在这之前,德国男乒的旗帜是波尔和奥恰洛夫,而邱党,是真真正正打破垄断的新王。所以说,他早就有了和世界上任何一个顶尖高手掰手腕的实力和底气,这次赢球,根本不是什么运气,而是实力的必然。
光有实力还不够,能把张本智和打得这么憋屈,邱党手里还握着一张很多人都不知道的王牌。这张王牌,就是他的父亲,邱建新。邱建新这个名字,在乒乓圈里可是如雷贯耳。他曾是中国国手,后来远赴德国和日本执教,是教父级别的人物。最关键的一点来了,邱建新曾经亲自执教过张本智和、张本美和兄妹俩,而且长达三年之久。甚至可以说,张本智和那套标志性的、让他名震天下的反手技术体系,有很大一部分功劳都要记在邱建新头上。
这下你明白了吧?这场决赛,表面上是邱党对决张本智和,实际上,更像是“师父的儿子”对上了“师父昔日的徒弟”。邱党对他爹教出来的徒弟,那简直是了如指掌。张本智和哪个环节最别扭,哪个球路最难受,邱党心里跟明镜儿似的。比赛里,他反复用短球塞张本的正手小三角,逼得张本只能用最不舒服的姿势去够球,一身引以为傲的反手爆发力,就像重拳打在棉花上,完全使不出劲。决胜局那个关键分,他甚至敢在9平之后,给张本喂了一个高吊弧圈,要知道张本处理这种球的得分率高得吓人。但他就是敢,因为他赛后说了:“我爸以前教过他,我知道他怕什么。”这场球,徒弟的杀手锏,被师父的儿子拆解得干干净净。
当然,这场胜利的意义,还远不止是师门内斗这么简单。它更像是一封写给过去的情书,一次对传统的捍卫。在如今的男子乒坛,横板打法几乎一统天下,像马琳、王皓那样经典的直板打法,已经快成了博物馆里的“活化石”。而邱党,就是当今世界排名前列的选手中,极少数还在坚持直板打法的独苗。所以,当他用这块“过时”的直板,堂堂正正地击败了代表着最先进、最暴力横板打法的张本智和时,点燃的是无数老球迷心中的那团火。他在直播间里,用不太流利的中文结结巴巴地问:“直板还没死,你们信不信?”弹幕瞬间被一个“信”字刷满了屏幕。那一刻,他代表的,是所有人的直板情结。
说到底,技术和战术决定了一场比赛的基本走向,但真正到了刺刀见红的关键时刻,决定胜负的,往往是脖子以上的东西——心态。运动心理学的研究早就表明,在高压环境下,情绪的稳定程度直接影响着运动员的决策质量和肌肉控制能力。一个失控的大脑,根本指挥不了一双精准的手。整场比赛,张本智和的怒吼声一声比一声大,从第一局丢分开始,他的情绪就在失控的边缘疯狂试探,踢水瓶、怒吼,直到最后在更衣室传出的那声闷响。他的斗志,最终被自己的怒火烧成了灰烬。
反观邱党呢?有网友扒出他赛前的一张照片,在他的球包上,贴着一张小小的纸条,上面是两个工整的中文汉字:“冷静”。一个把“冷静”贴在包上,一个把怒火写在脸上;一个赛后笑着说“庆祝”,一个输球后怒砸储物柜。数据不会说谎,这场球的关键分得分率,邱党高达68%,而心态崩盘的张本智和,只有可怜的37%。
竞技体育的赛场上,技术决定了你的下限,而格局,才真正决定了你的上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