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老香烟,凭票换香记忆,那段时光真温馨

63 2025-09-19 11:31

大家还会记得那些年代的香烟吗

朋友们,你们有没有想过咱们小时候或者年轻时候抽过的那些老牌香烟

哪怕这会儿回想起来,都觉得那段日子巴适巴适的

最关键是供销社那个年代,买物件都得凭票,香烟更是那会儿的“硬通货”,那感觉,就像那时候的生活节奏一样

你说,那会儿香烟可不只是个“抽”的物件,更像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你还记得那些用粮票换香烟的日子吗

那可是咱们那个时代最有趣、最有故事的事儿之一

▎烟票的那些事儿,真有意思

你想,1958年开始,咱们国家就推出了专门的烟票

算是管控香烟购买的“身份证”

那会儿,买烟可不像这会儿随时买,得看票、看时间

记得我爸说过,那时候高级技工每个月最多也就能分到一条烟的票,想多买点

有的人还会用烟票换糖票、布票,以至于用它去换鸡蛋、猪肉啥的

真是“货币流通”的一种另类玩法

每个地区发的烟票都不一样,有的地区是家庭单位发

像我老家那边,有时候烟票还能换点咸菜、辣椒啥的

生活真是那会儿的“百花齐放”

你说那些烟票,都是盖章的,有限期,防止有人钻空子

有时候,邻居家老李就会偷偷用家庭的烟票去换点自己喜欢的“飞马”牌香烟

▎这些老烟都曾跟着我们度过的时光

说起香烟,咱们不得不提那些曾经的“明星”产品了

有“飞马”、“新前门”、“大前门”,还有“红梅”牌

个个都代表着那个时代的风采

比如“飞马”,它的价格从50年代开始就一直在变动,从一角八到两角九,价格虽然不贵,但在当时农民朋友们一个月的收入也就十几块钱,想想就知道

这香烟算是“奢侈品”了

你知道么,飞马牌香烟的前身竟然是新四军的“军供香烟”,那时候用它换弹药、布匹都不在话下

真是“战火中的硬通货”

还有,飞马的口感比一般的香烟要顺滑很多,许多老烟民都说

抽它就像是在享受一种“贵族”待遇

▎价格变迁,见证时代的变迁

再说说价格调整表

那个年代的香烟价格变化可真是“沧海桑田”了

像飞马,从50年代的一角八到1957年的两角九,每年都在涨,涨得厉害

有的以至于一条烟就要三块钱了

你想,那会儿,农民一个月才六到九块钱,普通工人十几块

价格这就变得很有“距离感”

不过,咱们都知道,那时候的香烟可不是大街上随便能买的,都是供销社专门配发的,按岗位、家庭、个人不同

比如在上虞县沥海那边,烟票和别的地方就不一样

地区的差异也让这些烟票变得更有特色

有人用烟票换糖票、肉票,以至于用它跟农民换鸡蛋

根本就是那个年代的“零钱”一样

▎那些年的“精品”香烟,价格都不便宜

说到“精品”香烟

它比一般的“大前门”还要贵点儿,但口感比普通香烟要顺滑不少

说起来,飞马从1949年开始就由上海卷烟厂大量生产

前身还是新四军那会儿的“军供香烟”

那时候,香烟带有浓厚的“战时”色彩,烟标上策马奔腾,寓意着强大和奋勇直前

还有,老一辈都说,那会儿抽“无过滤嘴”的烟很有味道

烟嘴就是个“纯粹的味道”象征

像“赣州桥”牌的香烟,价格很亲民,一包只要8分到1角1分,但浓烈的味道让老烟民都很喜欢,最关键是庄稼人

喜欢那种纯粹没有添加香精的香味

▎这些老牌香烟,曾经的风云人物

再说说“红梅”,它可是红塔集团的“王牌”,在80年代就能卖到9毛一包

口感顺滑,没有苦味,价格也很“亲民”

让许多家庭都能消费得起

还有“广州大钟”牌,从70年代起价格一直很实惠,一包一毛钱这样,过年还会涨点儿

但基本都没超过一毛四分

那会儿,抽它就像是“喝水一样自然”

不过,随着新口感香烟的不断出现,这些老牌香烟逐渐被取代,但在很多人心里

它们就是那段时光的“记忆符号”

那些“很”的香烟,你还记得没

比如“红桔”牌,名字听着像水果,说实话完全没有加水果味,倒是味道清新,没有浓烈的烟感

很是女性烟民,喜欢那种淡雅的味道

而“红菊”牌,最早也是凭票购买,价格在一毛五,口感绵密,老烟民都说抽得挺舒服,但因为需要凭票

还有“《五朵金花》”牌香烟,那可是为了庆祝国庆十周年的礼品烟,价格有点贵,80年代一包能卖到三角多,以至于还闹出过“侵权风波”

▎结尾:那些回忆,永远不会褪色

你看,这会儿不少曾经熟悉的香烟都慢慢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每次一到想起那些“吞云吐雾”的日子

脑海里都浮现出一幕幕生活的点滴

香烟不仅仅是烟,更像是一段记忆的载体

载着我们那些年的青春、奋斗和温馨

你还记得哪些香烟品牌,哪些瞬间

跟这些老香烟有关的故事

真是让人感慨,时光飞逝

下一篇:东莞灭蚊消杀多少钱-欢迎咨询
上一篇:以色列都这么干了,俄罗斯也尝试一下炸了北约又怎么样?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