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粟裕身体健康,奉命指挥了抗美援朝,55年他会被评为元帅吗?
1950年7月,粟裕被任命为东北边防军司令员兼政委,但因为身体状况恶化,他无法实际到岗指挥部队。所以真正在三个月后率军赴朝的志愿军司令员,是德高望重的开国元帅彭德怀。彭总及志愿军的功勋无需赘述了,但其实无论彭总有没有入朝,都不影响另外一件事:那就是彭德怀55年一定会被授予元帅军衔,并且位次仅低于朱德。
换句话说,指挥抗美援朝战争的巨大功劳,对彭总个人履历而言属于“进一步完善”,影响不到后续的军衔评定情况,他一直以来都是人民军队的副总司令,第二元帅的位置无人能撼动。可对于彭总是这样,对粟裕就未必如此了。若粟裕当年没有受到美尼尔氏综合症的困扰,能够带兵入朝作战的话,55年他的军衔会有变化吗?这要分两种情况来看。
第一种是粟裕成功指挥了志愿军,且战绩不亚于彭总:即保卫了新中国的国土安全、稳定住朝鲜半岛的力量均衡。其实这也是大概率会出现的情况,粟裕和彭德怀,都是人民军队的优秀军事家。两人指挥风格、用兵特点有一定区别,但在不久前的解放战争期间,粟裕在华东方向积累的大兵团指挥经验,甚至要多于解放军副总司令彭德怀,这一时期的军事战绩也处于个人巅峰。
若战事推进顺利,在抗美援朝胜利的战果加持下,粟裕的军内地位理应会有显著提升,甚至有望进入军委委员层级,大大弥补早期资历上的短板,55年他的军衔很可能会提升到元帅一级。以抗美援朝统帅的国内外声望,若他依然被评为大将军衔,那反而就有些出人意料了。即便是出于平衡“山头”或名额限制的考虑,似乎也很难发生。
第二种情况,则是粟裕指挥了抗美援朝战争,但战绩未尽人意。粟裕军事才能超群,尤其是美军最不适应的运动战打法,粟裕非常精通,解放战争中三野切割包围、大范围运动歼敌是拿手好戏。然而要指挥好志愿军部队,粟裕对比彭德怀或许有一个短板,就是存在调度不灵的隐患。
抗美援朝初期主力部队为13兵团,完全来自第四野战军。粟裕虽然早年出身中央红军,但因为在南方坚持游击战争,他跟红一方面军、115师体系的官兵几乎没什么联系,无论战术还是人脉,彼此都不熟悉。
另外粟裕本身不是以资历、威望著称的统帅,可能无法像彭总那样对四野部队如臂使指。而后续入朝的志愿军各部,除了三野的第9兵团外,在历史上也都跟粟裕交集有限,他能不能真正运用自如,或许要打一个问号。
一旦战争进程不顺利,美军得以突破三八线北上,导致中国东北边境安全受到威胁,那无论军事战略角度,还是地缘安全、国际政治角度,抗美援朝都不能算是成功。出现这种情况的话,作为前线负责人的粟裕,几年后不太可能被授予元帅军衔,甚至连个人声望也要打折扣。
所以这个机会,对指挥者而言是双刃剑。当然,没打好的概率相对很小,早在1950年7月组建东北边防军时,军委领导就考虑到了粟裕的长短板,给他配的3个重要助手,都是四野系统的人:边防军副司令萧劲光、副政委萧华、后勤部长李聚奎。中央这么做的目的,就是要帮粟裕适应四野部队体系,消除潜在的指挥障碍。
本栏目由军事历史作家运营,专注于军情、军史、战史、国际关系研究,以专业视角为您还原全貌,带来精彩细节。作品覆盖图文、视频、音频领域,欢迎关注以获得更多精彩文史内容,也欢迎您点赞、评论支持,作者期待您宝贵的意见建议。本文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