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一级文物:75毫米迫击炮,击毙抗日战争中军衔最高的日军将领,号称“名将之花”的阿部规秀

108 2025-08-19 10:05

俗话说,淹死的都是会游泳的。号称“山地战专家”的日军中将阿部规秀偏偏就死于太行山八路军的山地游击战中。

《亮剑》有一段剧情,第一集的“苍云岭之战”中李云龙击毙了坂田联队队长,它的原型就取材于1939年真实发生的“黄土岭战役”,这场战役中杨成武指挥神炮手李二喜连发四炮把“名将之花”阿部规秀送上了西天,堪称经典。

中将,他是抗日战争中被击毙的军衔最高的日军指挥官。

这在当时是轰动性的大事,消息传开,各方震动。

为此,日本《朝日新闻》如丧考妣,连续3天刊登悼文,称“中将级指挥官的阵亡,是皇军成立以来未曾有过的,名将之花凋谢在太行山上”。

1939年11月24日,毛泽东发来贺电祝贺晋察冀军区取得的这个重大战果,并指出此战再次证明了八路军山地游击战的威力。

蒋介石也致电八路军总司令朱德予以嘉奖,称赞此次战斗“足见我官兵杀敌英勇,殊堪奖慰”。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这场战役的最大功臣,就是一门75毫米迫击炮。

在中国军事博物馆的众多馆藏重器中,这门75毫米迫击炮独占一方醒目的展柜,历经80多年的岁月依然寒光闪闪,显得与众不同。

有人将它称为与驳壳枪、地雷齐名的游击抗日“三大神器”。

有人说,它是八路军首个兵工厂出品,“根正苗红”;也有人说,它是从日军手中缴获的战利品。

这门“功勋炮”的炮身上只有炮号,没有其他任何铭文。那么这件国宝级文物到底出身何处?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生产75毫米迫击炮的厂家主要是汉阳兵工厂和太原兵工厂。

汉阳兵工厂在1923年就已经成功制成75毫米迫击炮。击毙阿部规秀的这门迫击炮长度达到135厘米,是口径的18倍。

在1950年印制的华北军区《弹药识别》一书中有记录:晋75迫击炮对空榴弹,别名高射迫击炮弹。

这门功勋炮的身管与口径倍数比和晋造对空迫击炮弹的资料是吻合的。

这门炮做工精细,而且炮身的方向机上用皮裹着。在武器上裹皮实日军武器的一大特点,但在权威资料佐山二郎所著《迫击炮》一书中,对各种炮都介绍得非常详细,唯独没有这种75毫米炮。

而黄崖洞兵工厂是八路军在血与火的拼杀中发展起来的,不过1939年年底才建成开工,生产自己的迫击炮已经是1941年的事了。

所以,这门留名青史的迫击炮大概率是太原兵工厂的产物。

英雄不问出身,这种操作简单又变幻莫测的火炮使得出神入化的,当属我军。

无论是在山路崎岖的南方丘陵,还是在连绵起伏的太行山脉,单兵就能搬运,不需要专门构筑射击阵地。

太好用了。

“黄土岭战役”后,李二喜获得嘉奖,聂荣臻聂帅把自己用的手枪作为奖品奖给了他。

青花瓷器是文物,功勋武器更应该是!

下一篇:安全漏洞!机场充电宝回收链断裂,二手平台非法售卖泛滥
上一篇:忘记投保的保险公司怎么办?不知道交强险、商业险投保公司,赶紧来这查询!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