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这位国军中将叛变竟引发陈毅愤怒,而吴化文起义却获优待
你知道吗,许世友为什么只用了八天就攻下济南城?其实有个很关键的原因,那就是吴化文起义了!这一举动让王耀武之前所有的计划都泡汤了,完全打乱了局势。
所以说,才会导致济南战役里,攻城的事都挺顺利,偏偏邮电大楼那场战斗特别激烈,原因就是守军是王耀武重新整编的74师部队。可再怎么冲锋,也难改变结局,因为整个济南的归宿,早就在吴化文起义那一刻定下了。
所以说,因为吴化文起义在济南战役中的作用极为关键,即使他之前声名不太好,也因此获得了一些特殊的待遇和尊敬,咱们也得承认这事儿,毕竟影响非凡。
就是说,在解放战争那会儿,山东地区也有个跟吴化文类似的人物,曾是冯玉祥麾下的西北军将领,当然那时候他已经是国军的中将了。可奇怪的是,他一起义,陈毅就挺生气的。这个国军中将到底是谁呢?
一、驾轻就熟
此人就是郝鹏举。不过得先提一下冯玉祥的西北军。如今一提起西北军,很多人心里都觉得挺复杂的,因为出自那支部队的将领,种类真是差别挺大。
就拿韩复榘、吴化文、郝鹏举、石友三等这些原西北军的将领来说啦,并不是因为抗战表现差才被蒋介石处死(像韩复榘那样被枪毙),或者像有个“有奶就是娘”感觉的,挺像汉奸的,投靠了汪伪的队伍。
跟这些人形成鲜明对比的,反倒是一些原西北军的将领,比如那个以身殉国的张自忠将军、吉鸿昌将军,还有率先站出来起义的高树勋将军,这些人个个都铁骨铮铮。你要说怎么解释这种事, varias因素吧,可能是他们的信念不同,感情更纯粹,或者忠诚感强烈,至于那些被处死或者投靠敌人的,或许在压力或者利益面前,选择了不同的路。
没啥好说的,这就算大浪淘沙吧,反正西北军里头那些表现得更坚决的人就多了。至于郝鹏举是怎么被冯玉祥将军发现的嘛,估计也是偶然遇到或者在战斗中表现出色,冯玉祥一眼就注意到他的勇气和能力,才看中他的。
答案其实挺简单,一方面是郝鹏举年轻的时候长得挺帅气,二是他看起来非常聪明伶俐,三则最关键的是,他居然还会认字。所以冯玉祥破例让他当机要传令员,变成了“大哥身边的亲信”。
后来,郝鹏举又被冯玉祥将军推荐到了基辅军官学校和莫斯科炮兵学校继续深造。简单说,就是把他当成重点培养的骨干力量。等他留学归来,年仅25岁,就升任了第二十五师的炮兵团长。
没想到,让冯玉祥意想不到的是,这么用心栽培的人才,在中原大战时居然毫不留情地背叛了他,转头投靠了蒋介石,还被忽悠着升了个少将。
抗战打响之后,看着日军越发凶狠,觉得自己打不过,再跟蒋介石呆着也没啥希望,郝鹏举就又跑去了汪精卫那边,结果被提拔为汪伪军第一集团军参谋长。
最令人佩服的是,在1945年初,看到日本军队势头已尽,败局已定,他又重新投靠蒋介石。蒋介石也毫不吝啬,提拔他为新编第六路军的总司令……这所谓的“跳槽”倒戈,熟门熟路,完全不输于吴化文的水平……
就这样,抗战一结束,蒋介石竟然毫不留情地开了内战,郝鹏举突然开始犹豫不决了。蒋介石对我郝某算是挺兄弟情深,但为什么把我的部队推到最前面?而且弹药、军饷啥的,也根本不能和他蒋介石的嫡系相提并论,这明显就是要让我郝某人充当炮灰的节奏嘛!
怎么选择呢?是继续听蒋介石的,还是干脆反过来反水呢……当然我还是果断选择反水啦,毕竟对我郝某人来说,这招玩得 太拿手了,烂熟于心!所以接下来发生的事,也就变得有趣了。
第二点,得弄明白,解放军和国军不一样。
郝鹏举让人联系陈毅,说:我打算带队起义,手里可有两万多人,比之前高树勋那次多出一千来人,不知道你们能答应我啥好处?
陈毅派人去谈,说:我们解放军是老百姓的队伍,不能跟蒋介石一样,没法给你拿金子银子啥的,还是得看看你们到底有什么需要。
郝鹏举说:这事我早就知道啦。总之,我起义的条件很简单,归纳起来就是“四个不离”,就是说:官不离兵,兵不离官,弹不离枪,枪不离身!
这个要求说实话挺严苛的,基本上还是不太受控制,差点想搞个独立王国了。不过陈毅一挥手,豪气十足地说:“咱们讲究真诚相待,没问题!”
就这样,郝鹏举在1946年一月宣布了起义。咱们这边果然没食言,不光讲究真诚,还给了他不小的优待。这让郝鹏举觉得自己没走错路——毕竟,他所谓的起义就是为了留住队伍,继续享受那些特殊的优待。
说起蒋介石那边,知道郝鹏举起义后,也没怎么慌乱。一来,当时蒋介石的形势明显占上风;二来,他对郝鹏举的人品也是挺了解的——只要给点甜头,保准他还会归来。
果不其然,1947年国民党开始了大规模的重点进攻,山东那边一时间兵火纷飞。郝鹏举一看,也没得说,仍旧照旧演着那出戏,反水回来继续为国军效力……就这么一来,他又反过来了,还担任了国军的鲁南绥靖司令。
可惜郝鹏举低估了陈毅,更别提解放军了——大家都知道解放军是人民的队伍,不是国军!说来,他们想来就能来,想走就能走的事?
1947年2月6日,那会儿华野二纵把郝鹏举追上,并且包围了他,结果一天后,郝鹏举的军队全军覆没,他自己也被活捉了。
在1947年2月13日,郝鹏举被押到临沂附近,忽然大声喊着:“我要见陈毅。”得知这种情况后,陈毅赶来了……
像这种情况,陈毅心里当然不舒服,毕竟自己人被硬拉硬带,心里不免有点火气。再者,说白了,就是对这种不合理的行动感到不满和愤怒,觉得应该讲究点程序,把人家正常带走才合适,结果却搞得这么突然、那么粗暴,当然会让人觉得不爽。
据当年2月的报刊报道《陈毅将军面斥郝鹏举,郝逆罪恶重大交由人民发落》里的记载,陈毅一到就开口说:“请坐,慢慢聊,你去过徐州见过陈诚吗?”
这话可以说是核心,因为郝鹏举一直觉得,自己的所有事情都掩盖得严严实实的。
所以,陈毅一语道破后,他只能实话实说:见过陈诚,只谈了两个小时,薛岳也在场,陈诚说山东会战关系到国军胜败,要我带部队去参加……就这样,我就担任了“鲁南绥靖司令”。
陈毅又问:那么,你投蒋以后,一边说中共对你们监视得很紧,一边又说我方没办法控制,结果你们还能平安投蒋,这究竟是什么意思?
郝鹏举说:那都是中央社在胡扯,别信那些谣言。
陈毅此刻明显火了,他说:“我在这里明确告诉你们,拖走部队这事,早就料到会发生,至于你们敢在拖走后反咬一口,咱们也早就打算好,肯定会迅速把你们混蛋缉拿归案,以示惩戒。不过有件事让我挺意外的,就是你们在拖走部队的同时,居然还杀了我派去的联络员,这可完全出乎我的预料,没想到你们人品败坏,竟会做到这种地步。”
反正的话,这次聊的事还挺多,笔者就不一一细说了,不过,最关键的还是刚才那一句。
简单说吧,你郝鹏举又去找蒋,甚至拉走你的那帮人,这事早就猜到,根本不稀奇。唯一没预料到的是,你竟然敢杀了我派过来的联络员,真是罪无可赦,真把人气坏了!
说到底,陈毅并没有把郝鹏举枪毙呀!谈完话以后,郝鹏举还是被押送回去了,可谁知道他又想跑,结果被警卫当场给打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