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拿国足和苏超对比
195
2025-07-08
印度这几年高温干旱闹得挺凶,尤其是2025年上半年,北部地区热浪滚滚,气温动不动就冲上45摄氏度以上,拉贾斯坦邦4月8日直接飙到46.4摄氏度。德里和孟买这些大城市热岛效应特别明显,混凝土楼房反射热量,街头温度比郊区高出好几度。
巴基斯坦那边也跟着遭殃,拉合尔5月热到47摄氏度,电力中断,居民用水都成问题。印度气象部门从4月7日就开始发红色警报,警告全国高温持续,结果农业产区庄稼枯萎,小麦和棉花损失上百万公顷,经济损失几十亿美元。
干旱还让水库见底,河流水位暴降,居民排队领水,医院中暑患者爆满,死亡病例超千人。这不光是天气问题,森林覆盖率低是重要原因,印度整体森林覆盖24%左右,剔除东北部省份,实际可能不到15%。树少的地方,太阳直射地面,热辐射强,温度自然高。
其实,印度森林砍伐跟工业和农业扩张脱不了干系,热带地区本来就该多树多林,结果为了开垦地,树被砍光,土壤侵蚀加剧,雨季还容易洪水泛滥。卫星数据显示,高温区树木稀疏,东北邦森林覆盖高的地方温度低5摄氏度左右,因为树冠遮阳,根系保水。
2025年6月,德里洪水淹街,就是前期干旱后季风延迟带来的连锁反应。全球变暖推波助澜,印度呼吁国际援助,但北水南调工程还停在纸上,涉及跨界河,邻国不同意,效率低下,开工遥遥无期。印度媒体老呼吁加速,但以他们的速度,远水救不了近火。
对比之下,中国这些年植树造林干得风生水起,森林覆盖率从1978年的12%涨到2023年的23%以上,2025年已经超25%。大家都知道,三北防护林工程从1978年启动,绵延数千公里,工人戴口罩在沙尘中挖沟栽树,现在林带阻挡沙漠南侵,局部气温降了好几度。
北京绿化带扩展,公园树荫多,夏季热岛缓解明显。中国森林碳汇每年吸收超12亿吨二氧化碳当量,贡献全球生态大头。2023年种植445万公顷树木,2025年继续推进,森林面积达236百万公顷。
自然再生森林碳汇潜力大,植树不光防沙,还改善土壤,提高生物多样性。相比印度,中国效仿新加坡热带城市绿化,钢筋混凝土披上绿衣,城市热岛现象少多了。
植树这事就是长远投资。印度森林低覆盖让高温更猛,中国通过退耕还林和全民植树,森林面积年增400万公顷以上,沙尘暴频率降了,生态恢复快。2025年,中国森林碳存量7285百万吨,比2021年增8150万吨,靠近2030年碳汇目标。
防护林带不光降温,还固土保水,阻挡风沙进城。印度东北邦森林高,温度低,这道理在中国也适用,西南地区森林恢复后,雨水循环好转。话说回来,植树不是乱种,得选对树种和地方,中国早期有些项目用单一树种,土壤耗水快,现在调整成混交林,效果更好。全球变暖下,谁都逃不了,印度教训提醒大家,发展不能只顾眼前,环境保护得跟上。
再来说水资源,印度干旱缺水闹得慌,许多水库干涸,居民生活用水难,农业产量降21%,全球粮食链都受影响。北水南调计划喊了好几年,还在规划,跨界河如印度河,邻国反对,工程卡壳。
中国南水北调就不同,东线2002年开工,中线2003年,施工现场机械轰鸣,隧道钻探岩石碎屑飞。东中线2014年通水,2025年输送超813亿立方米水,北方地下水位回升,河流复苏,工厂生产稳,农田灌溉水流顺沟渠涌入。工程平衡南北水资源,北方干旱从南方调水,南方缺水就减调量。北京等地水质改善,自来水稳定供应,市民用水不愁。
南水北调这项目,利国利民,增强抗旱能力,保障经济发展。印度旱季从11月到6月,水短缺凸显,政府靠卡车运水,民众争抢。相比,中国工程输送700亿吨淡水,缓解地下水超采,生态恢复明显。西线规划推进,勘探队测绘地形,准备开工。
2024年输送水量增加,北方河流船只航行,沿岸工厂运转。印度想调水,得问周边国家同意,中国南水北调自给自足,效率高。全球变暖趋势下,极端天气多,谁也不能独善其身,印度高温警示各国,提前布局。
中国经验给印度启发,植树和调水得统筹。森林覆盖继续增,南水北调扩展,应对气候挑战。中国从印度事件吸取教训,加大绿化力度,推进西线工程。话说,环境保护不是口号,得实打实干。
中国森林覆盖率目标2030年26%,碳汇2.5-3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已达2.29亿吨。印度森林报告2023年覆盖25.17%,但剔除东北低得多,芒果林减少7.43平方公里。中国的成功靠政策支持,政府投资百亿,民众参与,私企激励。印度北水南调效率低,中国南水北调运行十年,水位稳。
总的来说,印度高温干旱敲警钟,中国植树和南水北调是样板。植树降温保水,调水平衡资源,两手抓,生态经济双赢。全球各国学着点,早行动,早受益。印度森林低导致热浪猛,中国森林增缓解类似问题。
南水北调让北方不缺水,印度计划卡壳,差距明显。中国继续推绿化调水,未来更绿更稳。印度得加把劲,统筹发展环保,避免大自然惩罚。气候变化是大趋势,合作共享经验,共同应对。